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奋斗在大清朝> 第24章 风过波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章 风过波在(1 / 2)

重重的磕了个头,黄炳林诚恳的说道:“请老师给先生一个机会。”一旁的杨一轻也是拉了拉李大的袖子,递了肯定的眼神。

“老仗先起身吧,”李大上前想把黄老爷子扶起来,不成想老爷子也是个倔脾气,“李先生要是不答应,我就不起来了。”

惹得李大一阵无语,着黄家都是什么人啊,一个比一个倔,一个比一个难伺候。让一个老人一直跪着也不是个事,传出去反而落了自己的面子,说自己仗势欺人,当下扶着黄老爷子说道:“老爷子您先起身,我答应还不得哩。”

老爷子这才缓缓起身,身后黄家二代和黄家勇也都站起身来。黄炳林作为“犯人”,却还是得跪着,他得等李大亲自来扶,表示原谅才能起来。

黄家人起来了,李大胸间的压力轻省了不少,这才看向底下的黄炳林:“黄炳林,既然你爷爷伯伯和父亲以及兄弟都为你求情,你也认识到错误了,那为师就再给你一次机会改过自新。不过咱在这必须说好,从今以后你不得再去那下贱之事,不得住在勾栏之地,更不得再与人打架斗狠,明白么?”

“是学生明白,”黄炳林赶紧点头,保证道:“学生回去后马上辞去乐工的工作,搬出揽月楼,以后绝不与人打架斗狠。一心只读圣贤书,将来光耀门楣,为书馆争光。”

“嗯。”李大点头,“起身吧,刚才晒了这么久,别再累病了。”

“是。”黄炳林谢过老师,这才站起来。做为一个穿越者,最不习惯的体罚就的跪地了,就那么一会,黄炳林脚都已经麻了。

杨一轻这才站出来,说道:“炳林啊,这才就当个教训,以后做事要三思而后行,懂吗。你也不要怪老师责罚于你,老师都是为你好。”

“是,学生明白,定当将老师的教诲铭记于心。”

李大看了一眼外边的天色,时辰已经不早了,说道:“再有两天就是中秋佳节,书馆会放三天假,家勇和炳林你们就先和家人先回去吧,等节后再回来上课。”

“是。”黄家勇和炳林恭身谢过老师,老爷子也是连连道谢,一家人这才相携向书馆外走去。

“炳林,之前是爷爷考虑不周,是爷爷害苦了你……你今后有什么打算?”一边走着,老爷子向炳林问道。

黄炳林何其聪明,一听就知道爷爷说的是什么。

从德智书馆到黄家村,以黄炳林的脚程也要走上大半天的工夫,根本不可能每天回家。像黄家勇在德智读书这些年,一直都是选择住校。

可德智书馆的束脩不低,每年就要一两银子,如果选择住校,每个月的住校费就要三四百文!两个人加起来就是七八百,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一些穷苦人家,两个月也挣不了那么多钱。

而且这次给炳林交束脩入学,已经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所以黄炳林想继续上学读书,就必须自行解决吃住的问题。

“之前我也曾给一些大户接过活,我再去看看,应该能挣些银钱。”黄炳林没说张邺城的事,那些银子他留着还有大用。

“这也也不是办法…”老爷子摇头,偶尔一下帮工根本挣不了几个银钱,要想靠它吃饭,一个字难!何况黄炳林还要读书。

“爹,反正家里的农活已经干完了,要不我就留在城里找找,看能不能找份短工,您看成吗?”黄金文站出来说道。

“爹,我看成,”二伯黄金福说道:“前两天我听说城里柳员外家在扩建,正缺人搬木头,我看三弟一身力气,能行。”

“家里的活确实错不多了,剩下那些去草什么的你娘她们做就成。”黄老爷子想了想,说道:“那老二你和老三现在就去看看,柳员外那还缺人吗。”

“好咧。”黄金福答应一声,带着黄金文准备往柳府去。这个时候黄炳林说道:“爷爷,我的行李都还在揽月楼那,我得先去收拾一下,顺便辞了乐工的差事。而且我想这中秋到了,大户人家里应该正是用人之际,我也想留在城里,看看能不能找个事做。”

“好吧。”老爷子说道:“对不起孩子,是爷爷没本事,让你们吃苦了,连中秋都不能团聚,好好吃个团圆饭…”

“爹,你不要这么说,是儿子不争气,连累您老了。”

黄炳林说道:“爷爷,等我们读书出来,考中秀才举人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是啊爹,您不用担心,我对这次院试把握很大,一定能考中秀才的。”一旁的大伯满脸信心,一副我一定行的样子。

“好好好。我就等你们的好消息。”老爷子点头,“时候不早了,你们也快些去吧,我们要出城了,晚了就麻烦了。”

当下一家人分成两拨出发。老爷子带着大伯黄金权和黄家勇往城外而去,黄炳林则跟着二伯黄金福和父亲黄金文取道奔向城里。因为怕时间久了被人抢了工作,三人在路口分开,由黄炳林自己去收拾行李,而二伯则带着父亲先行向柳家而去,稍后黄炳林再去找他们会合。

很快黄炳林回到揽月楼,不敢耽搁,直接找到了夏姨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