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心战天下> 第17章 守使命柳氏满门高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章 守使命柳氏满门高义(1 / 4)

张从宾自在壶口瀑布借助传国玉玺练成全部的《太平极经》后,这几日从头梳理,咀嚼消化,融会贯通,施展起来,更为得心应手。范廷光见石重贵、石重义、张从宾等身边之人皆武功大进,自是颇感危机、不敢懈怠,练功越发勤奋,这几日又得到胡青夜的指点,《神灭诀》修为亦更上层楼。两位武功高强,又曾身居高位,面对名不见经传、年纪轻轻的柳如一,若不是从胡青夜那得知柳如一武功不在石重贵之下,断不会不顾身份,联手攻向柳如一。

此处有必要简单系统地介绍一下《太平极经》和《神灭诀》。

《太平极经》据传乃东汉末年著名的道士于吉根据黄帝所著的《太平清书》而作。《太平清书》卷帙浩繁、内容庞杂、文字艰涩,不便传世,于吉乃删繁就简,结合自己心得,择取书中片段编辑而成《太平极经》。《太平极经》以“元炁论”为主旨,共分总论、太阳、太阴、阴阳、天干、地支、天地、中和、五行、太和等十章,“天气悦下,地气悦上,二气相通,而为中和之气,相受共养万物,无复有害,故曰太平”。后于吉因故被东吴孙策所不容,乃离开江南,前往汉中,将《太平极经》献给张道陵之孙、正一教第三代教主张鲁,张鲁得此书后,异之,潜心研读,悟得其中武学要义,乃据此创立太阳掌、太阴掌、阴阳掌、天干掌、地支掌、天地掌、中和掌、五行掌、太和掌,因而《太平极经》与《正一天经》、龙虎大丹成为正一教三大镇教之宝。《太平极经》的最高境界是“阴阳中和,三合想通”,终极境界是“太平太和,天人合一”。

《神灭诀》乃南北朝时期著名的道士范缜所著。南北朝时期,佛教大兴,而教义多有扭曲,鬼神之说,十分流行,以致黄老之学不兴、孔孟之道不振,范缜身为道士和儒生,忧心忡忡,乃发愤博览群经,深研道藏,著《神灭论》,以御邪说。在写《神灭论》一书过程中,悟得“神灭经”,乃另著《神灭诀》。《神灭诀》立足于“形”,着眼于“神”,共分掌法和功法上下两卷,上卷为掌法,内有形而下掌、形而上掌、神而内掌、神而外掌、行而存掌、神而灭掌等掌法;下卷为功法,内有形消神灭粉炼制法、精微大法、形神离合大法等功法。《神灭诀》的最高境界是“无形无神,不存不灭”,终极境界是“形神一炁,存灭一道”。范缜当年练至了最高境界,但未练至终极境界,以致他在与达摩决战时,惜败受伤,郁郁而终,《神灭论》流传于世,而《神灭诀》秘传子孙,此时已传至范廷光手中。

却说柳如一见张从宾来掌掌风阴冷,知其乃“太阴之炁”所催动,而范廷光来掌掌风刚猛,知其乃“刚阳之炁”所催动,乃双掌齐出,皆是一招“炁转乾坤”,分而对之。张从宾只觉寒气侵身,不禁打了一个寒颤,似乎这一招“太阴掌”打在自己身上;范廷光似乎也挨了一击更为迅猛的“形而下掌”,不禁后退两步。怎么回事?

原来,这“炁转乾坤”乃是一门集“炁宗”武功为大成的极妙武功,凡是以“炁”为宗的武功,皆可以此对之,让其乾坤倒转,反攻其主,此功乃女娲上神所创,记载于《无字天书》的第一章《炁经》中。柳氏家族世代遵奉女娲上神临终之言,以“觉醒内心,认清自己;练炁修道,感悟天书”为信仰,柳如一天赋卓绝,已悟到《无字天书》中的一部分《炁经》、《乐经》。《炁经》中内有《炁体》《炁功》《炁道》等篇,其中“炁转乾坤”就记载于《炁功》中。《无字天书》最大的特点是找不到、求不来,悟之即修,感之即成,中间不须练习。柳如一既然觉悟到部分《炁经》、《乐经》,其中所载的相应功法也就自然天成。

《太平极经》以“元炁论”为主旨,《神灭诀》以“形”为立足点,形者,炁聚也,故无论是《太平极经》还是《神灭诀》,精义皆在一个“炁”字,皆以“炁”为宗,都可以归位“炁功”一类,故柳如一以“炁转乾坤”相对,自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张从宾、范廷光莫名自伤,心中大惊,乃变招换式,然万变不离其宗,再有变化,也始终在“炁”的范畴,故柳如一以不变应万变,始终是一招“炁转乾坤”,张范二人无计可施。本来,《太平极经》和《神灭诀》若练至终极境界,是可以“炁纯而道至”的,那样各种招式就从以“炁”催动提升到以“道”催动,如此便能突破“炁转乾坤”的克制。只是张从宾虽将《太平极经》练至了“阴阳中和,三合相通”的最高境界,然还未到“太平太和,天人合一”的终极境界。范廷光就更不用说了,虽然进步神速,但还未达到当年范缜的水平,更别说“形神一炁,存灭一道”的境界了。

胡青夜在一旁观战,看得真切,惊诧莫名。他曾追随女娲练炁修道多年,自然知道“炁转乾坤”这门功夫,只是因他当年心气颇高,无法“炁”纯,没有练成。想不到这柳如一年纪轻轻,就练成了,当年女娲曾说人类练炁修道天赋最高,看来是真的。更让他惊讶的是柳如一深厚的内力,要知道,炁无向无序,要让其“乾坤倒转”,需要拥有比对手高上数倍的内力,而柳如一年纪轻轻,频频使出“炁转乾坤”,可知他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