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只有吴佩孚一家。”
一位三十来岁的军官正在一脸严肃道,他的名字叫白崇禧,一年前还是南华国防军的一名中校,现在却成了广州军队的一位前途无量的少将,带领一批从南华回来的参谋参与到北伐计划中。
为了防止泄密,制定北伐计划主要放在岛上的黄埔军校里进行。
飞机炸,大炮轰,步兵冲,现在多了装甲部队,好像德国参谋也有类似的倾向。这个白崇禧是从南华陆军参谋部回来的,在南华打过仗,应该很有本事。
参谋长邓铿坐在一旁默默想道,他是粤军的头脑,陈炯明没有军事才能,明白致公党的苦心后,现在已经不染指军权了,专心作为政治领袖,所以邓铿成为粤军的最高军事首领。
白崇禧的话说到他心里去了,若非必要,最好不要拿广州政斧的精兵和吴佩孚消耗,既然白崇禧那么有信心,何不让他一试呢?
“你的意见呢?司徒将军?”邓铿笑着问刚下船的司徒勇。
司徒勇是他的老朋友了,四年前就参加过讨伐陆荣廷的战争,战功赫赫。在南华的表现更是厉害,指挥过棉兰守备师打败荷兰军队,邓铿有必要询问司徒勇的意见。
同时军中,南华派大大增加也多重原因造成的,邓铿也不妨对这种有利于粤军壮大的结果。
“其实,装甲力量集中使用这种战术在南华读力战争中已经使用过了,而且效果明显。当时,我们主要使用的是装甲车,坦克不多,在我们飞机炸掉荷兰陆军的大炮阵地后,一冲起来,几乎是披靡,轻易就把荷兰陆军包围了。
荷兰陆军,特别是后来从本土过来的援军,他们的素质都是一流的,也被我们的战术打败,其中有很多原因,不过我认为白参谋的建议是有道理的,问题是,我们的后勤一定要跟得上。”
司徒勇肯定道。
“既然如此,就来一场演练吧!从我军中抽调一个师对抗白崇禧的装甲旅,看看效果怎么样?谁愿意?”邓铿一锤定音道,把目光转向粤军中的几个师长。
散会后,邓铿和司徒勇留了下来。
“你们家那位来了?”邓铿笑着问道,一边往司徒勇杯中斟茶。早在四年前,粤军中就装备了汽车连,把当时的旧桂军打得落花流水,邓铿如何不清楚装甲的力量呢。
“来了,在南沙考察呢。”司徒勇笑道,(司徒南的存在在广州高层里根本不是秘密,)抿了一口茶,又道,“这次过来还带来了100套坦克发动机和300套卡车零件,正在南沙那边卸货呢。嗯,还有几名装甲兵的军官。黄埔的装甲兵培训都差不多了吧?”
司徒勇碰了碰邓铿的胳膊。
“当然。”邓铿一脸欣喜,搓了搓手掌,按照计划,粤军组建一个装甲旅长,而桂军组建一个装甲团。从年初开始,致公党控制下的粤军、桂军一直在大力扩充军备,准备大干一场。
两人还谈起了云南的战事,认为江浙战争已经爆发,直奉可能再次打起来的情况下,李宗仁应该尽快结束云南的战事。毕竟该练的兵都练得差不多了,是时候给唐继尧最后一击了。
云南昆明,这座云高高原上的盆地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物产丰富,四季如春,花团锦簇,常年都有着迷人的风景。
不过此刻,它的统治者心情却不好。
啪的一声,唐继尧把茶杯狠狠地摔在地上,骂道:“李宗仁那个小子他以为他是谁啊?敢让我无条件投降?老子打袁世凯的时候,他连屁都不是呢?”
这时,一架飞机飞过,发出隆隆的叫声,低空飞过昆明上空,引起市民的仰头围观。连曰来,他们渐渐熟悉这些天上的大鸟是飞机,除了每天从上面洒下大量的传单后,并没有什么危险。
对于这种想法,唐继尧是嗤之以鼻的,那些屁民懂什么,天上的飞机才恐怖呢,成群的飞机飞过,一下子就把滇军的珍贵的大炮给炸烂,机枪阵地也在飞机的扫射下土崩瓦解,接着那些广西兵就冲上来,把惊慌失措的滇军俘虏了。
要不是这样,唐继尧能跑回昆明吗?
“大帅,要不要跟对方谈谈,李宗仁应该不会赶尽杀绝吧?”一位年轻的军官建议道,不过他的口气有些虚,也不敢太肯定。
他是龙云,唐继尧的亲信,也是当地的一大地方势力的头人。不过可惜的是,历史上的云南王估计没条件让他成长了。
“谈?那帮人狼子野心,一早就想吞并云南了,也难为他们忍了四年了。”唐继尧讥笑道。
李宗仁也不是太能话事,真正要赶尽杀绝的是致公党和致公党背后的南洋财主们,他们要开发云南的资源,创造统一的市场,绝对不会允许像唐继尧这样的军阀存在。
如果换成北洋的那些家伙,只要认个错,口气软点,明面上下野,暗地里还可以控制军队,有机会可以东山再起,但落在广州和南宁哪里这个做法就不行,他们实行一种特殊的制度去军阀化。对于以军队为命根子的唐继尧来说,他不能放弃军队,所以被围困几天了,还是没有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