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凌玉说道:“那个阿兰衍珠性情高傲,未必肯屈于人下,若是进了宫,礼节繁多不说,还突然多出一堆莺莺燕燕来,想必她更加受不了。”
“我怎么觉得你说的是你的心声啊?”刘骜问道。
“你这个人,现在都十万火急了,还在这里跟我耍贫嘴。”
“好,我不说了。”刘骜不再言语。
蓝凌玉觉得刘骜除了在刚听到这一消息有些震惊之外,并没有什么惊喜之情。
“你好像对你这个儿子并不怎么上心,怎么了?是因为战事让你心烦吗?”
“其实不只是这件事,我来这里之前,曾经见过太后。”
蓝凌玉点头说:“是不是太后对你说什么了?让你不敢认这个儿子。”
“也不是不敢,而是不愿。”
早在出征前几天,刘骜便照例去看太后,太后看见他来,显得很高兴。
她对刘骜说:“骜儿你终于懂得为国事操劳了,让母后十分欣慰,不过匈奴人向来野蛮,你可一定要小心。”
“母后不必担心,儿子从前也去过西域,也与匈奴有过交战,对于他们的情况还是有所了解的。”
太后点点头,然后又问道:“听说你要带着蓝凌玉去?”
刘骜点头。
“如果你坚持,母后也不好多说什么,不过玉儿现在怀着身孕,而且她一个女子去军营总归不大好看,哀家还怕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矛盾。”
刘骜说:“这点就请母后放心吧,儿子都已经安排好了。”
太后并没有接话,只是定定地看了刘骜好一会,然后似有所感地说道:“每次一看见你,母后就觉得自己又老了,总觉得一觉醒来。还会看到才五六岁大的你,挥舞着胖胖的小手向我跑来,有时你跑得太急,摔倒了,却怕我心疼,就算再怎么痛,也会安慰我说不疼。”
刘骜笑了:“小时候的事情,都不大记得了。”
“可是母后一辈子都会记得,将来你若有了自己的孩子,你会体会到为人父母的那份心。在你年少的时候。母后恨不得将一切最好的东西给你,甚至是哀家的性命。”
“母后说得严重了,不管怎么说。儿子现在已经是皇上了,以后就由儿子好好保护母后吧。”
太后又看了看刘骜,似乎以后再也看不到了一样:“现在什么都不一样了!”她说完叹了口气。
“母后,在儿子的心中,您永远是最好的母后。”
“你心里真的是这样想的吗?”太后的眼里泛起一层雾气。
刘骜没有说话。看向外面,然后缓缓地说道:“母后为了儿子,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如今也该歇歇了。”
王太后看了看刘骜然后问道:“骜儿是嫌母后老了,不能再为你分担了。不过也好,母后乐得过几年清闲日子。”
“母后对儿子的恩情。真是永世都报达不完了。”
“你若是想报达母后,就快些给母后添些皇孙,早立太子才是正事。”
刘骜笑了:“母后是嫌儿儿子老了吗?这么早就提立太子的事情。”
“看样子母后倒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了。刚刚还质问你,现在反被你质问上了,母后当然不是这个意思,不过储君早立总是妥善一些,现在宫里只有一位宫女怀上龙种。且不知是男是女,就是算是皇孙。那宫女的身份如此卑贱,恐怕立为太子会引起朝野议论。”
刘骜眯了眯眼睛问道:“那母后的意思是什么?”
“不如你先在刘氏宗族里选出一个来当太子吧。”
“母后的意思是,将来不立皇孙当太子啦?”
太后说:“那倒也不是,不过你也知道,现在朝廷内忧外患,你现在又要出征,需要得到朝中几员势力庞大的官员的支持,如果你从这些人的家中选出一个合适的太子,那这些手有重兵的王侯势必会卖命。”
“母后的话的确有些道理,不过儿子立哪家的世子为太子呢?”
“当然是越亲近越好。”
刘骜心里盘算了一下,刘家这些年来在朝中的势力日渐衰微,近说刘骜没有子嗣,若是要立,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刘兴或者是刘康的儿子,不过现在刘康密谋推翻他,而刘兴又没有娶妻生子,只得将圈子的范围扩大一些。
刘骜想了一想,谁知道他是佯装,还是真的考虑,过了片刻,刘骜说道:“不知道母后心里可有人选了?”
“目前哀家还在观望,不过最后还得是骜儿你来定夺。”
当时他们正说话间,外面便有人传话说是太后的侄子王莽进宫求见。
待他进了殿,刘骜一看,便知道这个王莽也不是什么一般的角色。
太后一看见王莽便笑得合不拢嘴,毕竟是自己的亲侄子,再说王莽的身世也蛮可怜的,他少年时丧父,一直是一个贫子,由刘家各家轮番地救济,他才得已上学堂,学得了一身的好本领。
如今王凤生病,他衣不解带地侍俸在前,比孝子还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