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丞相的心,钉在大梁上已儆后人,这习俗也就这样一代一代传了下来。
上梁那天寅时,如意一家几口就可以把昨晚收拾好的东西准备搬到新家,赵子丰端着贴了红纸的米缸,刘氏拿着艾叶桃枝红枣等,儒青抱着母鸡(意味如下蛋的母鸡财源滚滚来),如佳如意一起抬着菜筐,里面是昨晚蒸好的白面加杂粮的饽饽和染红了颜色的鸡蛋(上梁师傅钉好红布后分给周围的人吃的,沾福气),如锦在房间看着小宝。忙活了一个多时辰后,总算准备好了,房子的正门口摆着一张四方桌,上面有煮熟的整只鸡,鸡脖子摆成敬礼的姿势,贴着红纸的大鲤鱼(这是提前跟渔民预定好的)和五花肉,糕点,三碗白饭,苹果,红枣,有个香炉(这是跟村里借的),快到辰时的时候,赵木头他们和村里的人和小孩都来了,这次只有二舅来了,带了50斤大米和六条鲫鱼。大舅和大舅妈因为小儿子病了,小舅妈带着孩子走不开。来的村民都会随份子,或是鸡蛋,粮食或是钱,这些由村子的大儿子帮忙记录,以后要还的人情。今天大姑子絮,姑父崔东来和他们的两个孩子早早的来帮忙,大姑姑父人还不错,只是家里有两个长期吃药的老人,负担大,日子过的非常紧张。平时大姑忙着照顾家里,极少有时间回娘家。
辰时到后,曾伯先上香祭祀天地,山神和祖宗,以祈求家里万事顺利,五谷丰收,家禽兴旺,等纸钱烧完后,赵子丰杀了一只公鸡,把鸡血滴在房子四周,点燃鞭炮,几个泥瓦匠一起把准备好的十年杉木弄上房梁,曾伯盯上红布,挂上艾叶桃枝,然后就把饽饽,鸡蛋红枣那些分给大家。
刘氏,李氏和韦氏,大姑,,小姑春花婶几个就开始忙着准备做饭菜,肉主要来自刚才祭祀后的鸡,鱼和五花肉,加上菜园里的蔬菜和春花婶几个送来的鸡蛋等,准备了三桌菜,每桌一道萝卜炖鸡肉,酸菜鱼,红烧五花肉,韭菜炒鸡蛋,白菜油渣,凉拌土豆丝,豆腐猪肝汤,酸辣萝卜。如意几个小孩跟李氏她们几个在厨房吃,留的饭菜也不多,主要是让外面的人吃好喝好。开席后如意听到外面传来爹赵子丰首先端酒敬大家,感谢大家这段时间的帮忙,请大家喝好吃好,不醉不休。听爹这样说就知道待会爹肯定要喝酒,还好,爹的酒品不错,喝酒了就安静的睡觉,而不是像某些人发酒疯,大吵大闹不说,还会打人,太恐怖了,如意最讨厌也最怕这种人。
等散席后,姑姑和春花婶桂花婶几个留下来帮刘氏清洗桌子碗筷,这些大部分是接村里人的,用后第二天早上要还,还的时候要送红鸡蛋和红枣意味同喜同福。而奶奶李氏和大伯娘韦氏就擦干嘴巴,各找了理由回家去了,刘氏也让大姑跟姑父孩子先回去了,毕竟家里有老人,需要人照看。劝了一阵子,大姑看帮的人也多,就同意了。刘氏把刚才剩下的一些肉打包拿给大姑姐,希望她不要嫌弃,并给了5根骨头,告诉她这个熬煮久的骨头汤对老人孩子都很用,让她可以的话平时多熬煮给家里人喝,或者直接汤里煮菜,味道也好很多。等小姑子惠,春花婶回去的时候,刘氏也给了一些剩下的菜给她们带回家吃,再次感谢她们的帮忙,也越好过几天一起上山摘野果给孩子们做零嘴吃。
作者有话要说:上梁的传说来自度娘,不好意思,大伯娘应该是韦氏而不是崔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