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边城伉俪> 第46章 三妹子学古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6章 三妹子学古筝(1 / 2)

过了端午,天气渐渐变得炎热。眨眼之间,就到了六月。一年四季中,六月是炎热的代名词。关于六月的炎热,自古以来有过许多的描述。“六月六,好晒虫。”“六月禾苗望雨淋,三更过后望天明。”“赤日炎炎似火烧……”这许许多多的描述全都不过表达了一个相同的意思:六月的炎热。

早饭后,环儿似乎想到外面走走,但当她走出家门,她那白嫩的皮肤一旦暴露在阳光下面,她立刻觉得不是外出的时候,于是她的注意即刻改变:找一个荫郁凉爽的地方,找一点小事做一做,或者……她心里有点茫然,因为她既没有什么事可做,也没有自己感到满意的消遣方式。但这环儿的脑子就转得快,很快就想到了一个消遣的好办法:弹古筝,来弹古筝!

做出了这一伟大决策,环儿感到一阵轻松。但她这时候就想撒点娇:“基叔,来,帮个忙,把我的那东西搬一下。”基叔心中已猜出了几分,但还是故作不知地问:“搬什么?”环儿做了一个弹琴的手势:“凭你基叔的聪明,还用我说么?”“你个环儿,我算服了你!”基叔一边说着,一边跟着环儿来到楼上房间里。环儿拿了一张木椅在前面开路,基叔将琴连同琴架一起搬着,跟着环儿,二人走到楼房西头的檐廊下,在环儿的指挥下,基叔将琴摆放好,做了一个“请”的动作,然后说:“你自己弹,等会儿会有人来陪你,我今天不能陪你,我要去办点事,芙蓉楼去有点事。”

环儿知道基叔去芙蓉楼干什么,前面他已经去过几次了。环儿也曾陪着基叔到过两次,知道基叔在那里有他的一番事业,至于是一番什么事业,目前倒还不甚清晰,总之是觉得有一些想头促使他去做一些事。

现在请读者暂且不要急于听我们的环儿弹琴,我得抽出一点点时间,把这基叔和环儿等四人现在住着的小楼房做一点介绍。

这座小巧别致的小楼房,原是王昌龄先生特意用来接待各路宾客诗友的地方。在它的附近,有号称“龙标第一楼”的“明月楼”,还有“龙标第一客栈”、“靓妹客栈”、“酩酊醉酒楼”“喜又来餐馆”等名楼名店。当年王昌龄先生在龙标的时候,这一带是何等繁华热闹!每日里是玉楼歌吹,宴会接踵,骚人墨客络绎不绝,官府公人亦常来拜谒,那时的王昌龄先生可真是“门庭若市,芳名远播”。后来王昌龄先生离开龙标,毅然投笔从戎,至今已十余年了,这一带也渐渐零落起来,一部分原来官署用于办公务的房子逐步转为民用。现在基叔四人所住的小楼房,就是几年前五哥七哥买下的。

五哥七哥买下这座小楼房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它所处的位置特别好。这里的地势比起周围要略高一些,站在楼上向四周望去,可以看清这一带周围的一切。小楼房的四周,跟其它的房屋都有一定的距离。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是,每到夏天炎热季节,由于这里地势较高,又加上周围几棵大树遮荫,这小楼房的四周跑马楼上就成了极好的乘凉的地方。

现在,环儿在楼上摆好古筝,在这娴静优雅的地方弹起她心爱的古筝,那种感觉大家觉得还很可以吧?

基叔去芙蓉楼做他的事去了。环儿忽地觉得有点寂寞,但不要紧,三妹子来了,虽然三妹子对这古筝听得不太懂,但她喜欢那琴声。每当她听环姐弹起那古筝,她就被那优雅的琴声深深吸引,似乎整个身上的血液都在循着那琴声流动,心中充满着难以言表的愉悦。

“高山流水”,“昭君怨”,“雨打芭蕉”,“渔舟晚唱”……环儿一曲又一曲地弹着,周围的空气仿佛因掺和了琴声而显得异常的温馨。离楼房不远处,几位娴静少女不时向那小楼房上面张望,在她们的心中升起一团团疑惑的迷雾:“莫非这邻居那位美若天仙的姑娘(她们仍然称环儿做“姑娘”)是天上仙女下凡?那么美丽,又那么多才多艺,你们听听这琴声,简直就像……”他们一时找不出恰当的词语,只觉得那琴声仿佛是从天上飘来的仙乐。

忽然,环儿的琴声停了下来,她似乎已经过足了瘾,伸开了双手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她忽然觉得三妹子似乎太闲了一点,应该让她也有点事做。“三妹子,你喜欢弹琴吗?”她这么问。

“喜欢,好喜欢哟。”

“想学学吗?”环姐眼睛瞅着三妹子,颇具诱惑地问。

“想倒是想,只是……只是怕学不会。”

“来,你坐下来,我教你。”

从这时起,三妹子学古筝就开始了。三妹子坐在古筝前面,环姐坐在旁边,耐心指导。从身体姿势,手型,五音以及五音在琴弦上的位置等等,逐点教导。

现在,三妹子似乎也有点感到累了,把手举了起来甩了甩,那手就觉得有点痛。于是二人就闲谈起来。

环儿忽地又产生了一个新想法,她想买一件新的乐器——琵琶。她想起在后宫的岁月,那时她经常跟当年的皇夫——如今的基叔一起搞合奏,基叔吹紫玉笛,她弹琵琶。有时是基叔拉胡琴,她弹古筝,或者是间或击击羯鼓……现在想来,那一段幸福的时光是多么的短暂!如今已时过境迁,但她对那琵琶的怀恋之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