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边城伉俪> 第44章 热闹场面中,基叔在沉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章 热闹场面中,基叔在沉思(1 / 2)

忽然人群一阵涌动,接着,在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潮水般的掌声。大家的目光一齐锁定在一个方向,凑集的人群中忽然让出一条通道,一队牛高马大、威风凛凛的彪形大汉由通道向龙船走来。只见那些彪形大汉一律打着赤膊,臂膀上的肌肉似乎都要鼓胀得绽开肉皮,一双双臂膀在阳光的照跃下显得有几分乌黑而油亮。头上一色的扎白色挑花大布头巾,全身除头上的大布头巾外,唯一的与皮肤相接触的布匹便是那下身用来遮羞的短裤。

与此同时,在离此处不远的地方,发生了与此处同样的故事,又是一队队彪形大汉向另外几只龙船走去。

接着就有人拿着漏斗形的广播头大声喊道:“乡亲们请注意,龙船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希望大家不要拥挤,注意安全!”

话音刚落,人群中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现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著他们一个个紧接着上了龙船。每个人的位置似乎都已确定,显得有条不紊。环儿想利用眼前的短暂平静数一数龙船上的人数,但三妹子立即十分清楚地告诉她,龙船上一共五十三人,其中划桨手四十六人,鼓手俩人,锣手一人,船头和船尾各有指挥旗手一人,船头的叫“舞头旗”,船尾的叫“舞稍旗”。

此时,龙船上的气氛似乎有几分肃穆,一个个像临战前的士兵,只要一声令下,他们将一往无前地冲向敌阵,进入那血与火的拼搏。

忽然,有人吹起了口哨,几位大汉健步跨上临时搭成的高台,只见他们一个个高举手中的指挥旗,不停的将那指挥旗舞动,江岸上立即安静下来。这时那漏斗形的广播头里又传出了洪亮的声音:“大唐至德三年丙申端午龙舟节龙标龙舟赛开始!”话音刚落,一副巨型横幅高高地挂了起来,只见上面用刚劲有力的新魏体书法写着一行三尺见方的大字:“大唐至德三年丙申端午龙舟节龙标龙舟赛”。紧接着,震耳欲聋的鞭炮声、锣鼓声、唢呐声一齐响了起来,一霎时,似乎整个的龙标大地都震荡起来。

当这震耳欲聋的声音方停下来,随着一声尖利的哨声,六只龙舟一齐箭一般地向对岸冲去。现在基叔一行六人已经来到一个地势较高的地方,从哪里看江面就看得比较真切,因为那里没有任何障碍物阻挡视线,而且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

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二十三对划桨手。此时二十三对划桨手整齐地排列两边,一左一右,四十六个人的动作几乎完全同步。看官,此时需要描述的内容太多,让我一点一点地说。先说划桨。船上四十六个人一律坐在固定好的坐板上,双手持桨,那持桨的动作颇有讲究:持桨的姿势,两只手之间的距离,桨片吃水的深度,用力点等等似乎都经过严格的训练。现在他们正全力以赴地把桨片在水面划动所产生的向前的推力发挥到极大。只见四十六个人的身体整齐地一伏一仰,双手均匀地做弧形划动,口里一齐喊着“齐攒劲哟,嗨——咋,加油划哟,嗨——咋……”

船上的另一风景线是两位一前一后的旗手。那棋手似乎也受过严格的训练。你看他们那动作,左右手各执红旗一面,两手一开一叉,身体随着节拍一伏一仰,口里的吆喝与划桨手完全同步。你要是仔细地将他端详一番,你会觉得他那全身的力量都运到了那两面旗帜上。

两位打鼓手也是颇为吸引人的。你可以把他们手里那两具显得过于粗大的鼓捶与他们那胀鼓鼓的臂膀联系起来,这样对于你体会他们全身的力量如何输送到那圆而厚实的牛皮鼓上很有帮助。“咚——啊,咚——啊,咚咚——咚,咚——啊,咚——啊,咚……”

现在你可以综合地来体验一下,这龙舟上各种声音所构成的强有力的节奏。不要认为这强有力的节奏会有一个什么核心的东西在起指挥作用。比如说龙船头尾的四面指挥旗或者咚咚的鼓声,或者那四十六位划桨手整齐的吆喝声,好像都不是。但仔细一想,确实有一种东西在起作用。力量,一股发自体内的强大力量,一股由五十三人共同合成的强大力量!在这里,节奏就是力量,力量就是节奏。任何单个的个体都无法改变这种强有力的节奏。

江岸上,数以万计的人们,声嘶力竭地为六只龙船加油。巨大的声浪把江岸的一切淹没,整个龙标似乎沸腾了。

基叔所处的这由六个人组成的小团体,同样被江岸巨大的声浪所淹没。谁又能听清他们此时在说些什么呢?

但此时就有一个人保持了沉默,他就是基叔。他不喜欢大声吆喝,更不喜欢忘乎所以的狂欢。他喜欢思索,喜欢思考一些问题。此时的他,虽然处在狂欢中的龙标江岸,但在他的脑海里却出现了完全不同的画面。那是十多年以前,同样是端午节,他偕同后宫群眷、满朝文武大臣,来到江都附近的运河边观看龙舟比赛,那场面好气派!他清楚的记得,江都——这座繁华无比的历史名城,千百年来,曾经留下多少故事。大运河——隋炀帝——巨大而豪华无比的龙舟,当年的故事如同烟云,但隋炀帝留给后人的深刻教训又是何等的痛彻入骨!一个如此繁盛的朝代,竟在如此短暂的时期内迅速覆灭!游乐,无度的游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