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边城伉俪> 第15章 船主的故事(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章 船主的故事(二)(1 / 2)

船主呵呵大笑:“你这妹子,人家陈天师何许人也?他既来解救百姓,难道还会伤害无辜百姓吗?告诉你,他一阵狂风,早把那些童男童女、善良百姓卷入空中,然后轻轻落入安全之地。当日,那些受害百姓家家团圆。自此,这巫水流域再也没有那些无端的灾难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陈天师,在巫水河畔建有‘天师庙’,烧香祭拜。”

这基叔也好耐心。听了半天,并不插一句言语。其实基叔何尝闲着。他欣赏这船主的见多识广。心想你一个平常船夫,竟有那么多的故事。对他来说,这沅河上的每一个地方,每一段河水,每一条支流,都有一个神话,都是一段故事。而且是那样的神奇。这巫水河的故事说来确实叫人心痛。但仔细想来,像此类祸患百姓的事情,自古至今,在我神州大地又何尝稀有。就像那西门豹治邺,如若当初没有个西门豹,那邺县的百姓也不知要苦到何时。可见这廉吏能臣是何等的重要。作为臣子,地方上的父母官,既要廉,又要能。只廉不能,办不好事情;只能不廉,那就祸患无穷。你虽然有才能,但你贪,贪得无厌,那你不祸害一方才怪。所以对这贪吏,必得从严惩治。像那本朝先时则天女后,虽然有篡我大唐李氏皇权之嫌,但她对那贪吏却毫不留情。一经发现,严惩不贷。只是杀人多了点。但反过来说,你不杀,谁怕?即使那则天女后杀了那么多贪吏,还不是照样有人贪?你在前面杀,他就在后面跟着贪。怪。这人就是太怪。宁可要钱,不要命。钱比命要紧。“奥,环儿……”

基叔正海阔天空的遐想,忽被环儿一瓣橙子塞住嘴巴。原来昨天在辰州府五哥又买了一些时鲜水果。其中有沅水流域的著名特产冰糖橙。这冰糖橙橙肉浅红色,味极甜。耐储放。至今已储放半年有余,仍色味俱佳。五哥见船主故事讲得起劲,便拿出来助助兴。

“咚!咚咚!”这环儿又在模仿昨晚辰州城里的鞭炮了。

“妹子莫笑,这辰州的鞭炮果是有名。你知道吧?这沅州人就特爱放鞭炮。凡红白喜事,首先鞭炮得放过瘾。像娶媳妇,嫁女儿,生娃儿,娃儿周岁,成年人或老人生日,老人过世,都要鞭炮过瘾。尤其是老人过世放的特多。出殡那天,要从家里一直放到下葬的山上。除了放鞭炮,还要放‘三连铳’。你们见过‘三连铳’吗?没见过我告诉你们。它全用铁做成。这么长的柄,前面有五六寸长的头,上面铣出三个指头大、三四寸深的洞。放时,把三个洞筑满火药,一手握住铳柄,一手点火。三个洞连响。哎哟,那响声好大!简直惊天动地!放那三连铳,娃儿不行,老人不行,只有年轻力壮的后生才能放呢。”

“昨晚耳朵震聋了,怕是那‘三连铳’吧?但我就不明白,这鞭炮那里来的?我们中原一带倒没听说呢。”

“这你们就不知道吧?这鞭炮最先出在谭州南边的一个叫浏阳的地方。后来从浏阳来了一位师傅到这辰州,在辰州教了几个徒弟,学会了做鞭炮。据说造鞭炮最难的是造火药。不知那浏阳人是怎样学会做火药的。”

此时七哥五哥也觉得讶异。心想这浏阳人也太聪明。我中华文明自古发端于中原,不想这造火药倒被那谭州浏阳人占了先机。但此时基叔倒略知就里。原来基叔对那炼丹之术早有兴趣。几年前他看过孙思邈的《孙真人丹经》,那书里就有造火药的记载。好像是用什么硫磺、硝石和木炭制成。那孙思邈极其博学,精通医道,被誉为“药王”。其实,这药理与化工有相通之妙。孙真人本欲为炼丹寻长寿之药,谁知道因炼丹而发现了火药。可后来这浏阳人更有奇想,用这火药造鞭炮。可见这世间之事终难究其微。或许再过几世几代,有人用这火药制成兵器,用于杀人,那就太可怕了。

“咦,那地方有一个大村庄呢,好像还有一条小河从那里流出。”环儿爱提一些问题,其实其他几位也想问问清楚,只是此时各有心事,懒得开口。

“那村庄叫麻溪铺。那小河叫麻溪,河不大,往里百把里就到头了。这沅河两岸,要说溪流,有五大名溪。一是剪家溪,在桃花源上面一点。二是洞庭溪。在牛车河上面,已过几天了。三是泸溪,就在前面,今天可赶到。再上面就是辰溪和上游的潕溪。你别看这五溪。前些年这里到过一位大文士,说是搞什么研究。恰巧就乘我的船沿江而上。他干脆把这沅水河叫着‘五溪’,他还说他们在研究什么‘五溪文化’。他们一行三人,每个人都提着一个很大的牛皮袋,不时到两岸的岩壁上这里看看,那里瞧瞧。有时还敲敲打打的。把一些石块和坛坛罐罐装进牛皮袋里。还有更奇的呢。在那龙标上面几十里的潕水河的岩壁上,他们居然发现了一具石棺。你道那石棺里面有些什么?”

“有些什么?”

“妹子莫急。那石棺里人的肉体倒没有了,只剩下头上的脑盖骨和几根粗骨头了。那文士说那叫‘化石’,已埋几万年了。那石棺中还放有石刀、石斧、石碗等用具。太神了。这几万年前的地面是何样子,人类又是什么样子,谁晓得呢。”

船主说到这里,也陷入了沉思。他仰望着天空,好像要从那无穷的宇宙读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