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自幼也读过不少经义,做一两首咏物颂景的诗还不在话下。
可问题是让他做一首与击鼓内容相近的应和诗,这实在是有些为难他——诗者,情之所至也,一个连恋爱都没谈过的人又怎么可能做得出一首像样的爱情诗?
“怎么?公子有何为难之处?”绿珠笑问道。
魏鞅明白,她这是在向自己示威,故意刁难他,定是刚才他没给那些舞娘好脸色的缘故。
虽然如此,他还不能发作,如果此时他打退堂鼓,定然会被这些人看不起,日后还怎么掌管这里?
“哼,这有何难?”魏鞅冷哼一声,他佯装不屑一顾,脑海中却在快速思考着如何过这一关,正想着,打算硬着头皮上时,坐在一边的刘邦开口说道:“公子,您前日醉酒之后,就吟了一首,用在今日的场面上,再合适不过了。”
魏鞅先是一楞,随即他就明白刘邦已经有了解决之法,他一拍大腿道:“说的也是,本公子竟然给忘了。”刘邦微微一笑“这点小事就不劳烦公子亲自动笔了——”他对绿珠道:“取纸笔来。”
绿珠看了看魏鞅,又看了看刘邦,点头答应道:“请稍等。”
纸笔取来了,刘邦握着毛笔在纸上写下:昨夜星辰昨夜风,几个大字,这是李商隐写的一首诗,因为太过脍炙人口,再加上这首诗正好是高考语文出的题目,所以他记得十分清楚。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高考考这首诗的赏析,一开始他以为是写两个男人之间的友情,因为人们常用心有灵犀一点通来形容默契,直到交卷之后,对答案的时候,他才知道,原来这是表达对恋人思念之情的一首诗。
诗人与他心中所恋的女子天各一方,早已心意相通,他怀念起往日的点点滴滴,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她的身边——用这首诗来应和击鼓再合适不过了。
待刘邦写完最后一个字,他拿起纸张,吹干墨迹交给绿珠道:“我家公子才高八斗,区区一首诗算得了什么?”绿珠只看了两眼,就正色对魏鞅道:“公子大才,奴家失礼了。”
魏鞅很大方地摆手道:“诗也做了,还不去请人?本公子实在是好奇的很啊,这绮彤姑娘到底是怎样一位美人?”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绮彤多谢公子以此绝句相应。”屏风后面有动静了,一个红衣女子走了出来,刘邦的眼睛一下子就直了。
嗯~~~半夜到家,先更一章,明日再补。
很抱歉。
以后要严格要求自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