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我真是皇帝> 第27章 画鸟点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章 画鸟点睛(1 / 2)

“陛下,所有的贺礼都在这里了。”王忠放下最后一尊青花瓷说道,刘邦点点头“嗯,你出去吧,看好门,不要让任何人靠近。”

王忠应诺,弓着身退了出去。

房门被关上,刘邦看了一眼已经睡着的林嫣,直接拿起长公主送给他的那副画,走到东厢的大炕上坐下,借着烛光,他摊开画卷,一丝不苟地观察着这幅画。

明面上这是昭阳公主的礼物,但听太后的意思,这幅画似乎是出自霍政之手,以画为礼,以他对霍政的了解,如果说这其中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刘邦是决计不会相信的。他能用一封信瞒过太后,用一幅画来传达意图实在是在容易不过了。

在民间,新婚之夜收了人家的礼物,第二天要给这些人一一回礼,以示尊重,这是一种规矩,也是一种有教养的体现,古语有云:来而不往非礼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皇室娶亲的规矩与民间大同小异,除了多出一些祭天地,祭祖宗神灵之类只有皇帝才能举行的礼节之外,其他的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回礼,自然也不例外。

也就是说,他只有一晚上的时间,来弄清霍政的意图,明天早上就要给他答复。

“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意思呢?”

刘邦抹了抹光滑的下巴,有些困惑,这幅画怎么看都像是一副再普通不过的金乌兆喜图。

在路上,他就有意无意地向卫青打听过,金乌图有什么特殊的蕴意,得到的答案是:没什么特殊的含义。

金乌是代表生命与美好的神鸟,在大渝,乃至大渝周边的很多国家,新婚送金乌图,或者雕刻有金乌的挂坠,饰品,家具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几乎形成了一种习俗。

况且...霍政既然敢将画送到太后面前,那就说明他很有十足的把握,太后看不出什么蹊跷。

“连太后都看不懂,老子怎么看的懂?”刘邦躺在炕上,对霍政出谜题的行为很是不爽。

虽然沮丧,但他并没有放弃思考“金乌...三足金乌,难道说,他所要表达的意思和金乌没有任何关系,而在于这幅画?”

他坐起来,将画放在烛灯下,就是一张普通的纸,一撕就烂,他不死心,小心撕下一角,放在蜡烛上烧,纸片变成了一团灰烬,什么也不剩,又放到水里,还是什么也没有。

“哦,上帝...”刘邦彻底无语了,他很想将这副画撕成稀巴烂,然后找机会拍到霍政的脸上,再狠狠地臭揍他一顿。

传话就传话,什么方法不能用,非要搞出一个猜谜游戏,来秀自己的智商,这些政客都这么无聊吗?

刘邦将画盖到脸上,深吸了几口气,他的气息逐渐平缓“估计,这就是老家伙的考验吧,如果能从这副画中悟出他的意思,就说明有资格与他结盟,如果不能——”可以预见,那老东西一定会装聋作哑,之前写信的事,他提都不会再提。

好啊,一个个都在试探,太后试探,林清徐试探,霍政试探,都想知道朕的深浅。

“想玩是吧?老子就陪你们玩。”

刘邦重新将画放在桌案上,又把烛灯挪近,从上到下,眼睛一眨不眨地开始扫描,看了足足三遍,不知道是不是心理因素,他越看越觉得不对劲,这幅画好像有点不一样了,但具体哪里不一样,他又说不上来。

终于...在看第四遍的时候,他发现了一点端倪。

眼睛!这只金乌的眼睛有问题。

他打了个激灵,揉了揉眼睛,盯着自己的手掌看,没发现有什么变化——他没有看花眼。

在烛火的晃动中,那只金乌的眼睛与身体呈现出不同的两种变化,并不是说,样子发生了什么改变,而是....颜色不同!

金乌通体都是由朱砂配成的墨画成的,但它的眼睛却是用纯粹的墨汁画的,实际上,这两种颜色如果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什么区别,就算有人发现什么蛛丝马迹,那也只会认为是墨调的太浓的缘故。

但要是放在烛灯下仔细观看,就能发现不同,混合着朱砂的墨,与纯粹的墨所反射的光泽是不一样的。

“没错,眼睛并没有用朱砂混合的墨。”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刘邦特意往手指上沾水,抹了抹金乌的身体,还有眼睛,结果发现,从金乌身体上抹下来的墨有明显的红色物,而从眼睛上摸下来的,只是黑色。

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金乌是神鸟,淋阳浴火,尤其是它的眼睛,卫青说过,三足金乌的眼睛是太阳的精华,四季不熄,昼夜不灭,是天底下至阳之物,是一切邪魅的克星,所以三足金乌又有辟邪之功效。

“都说画龙需点睛,你不用朱砂画金乌之眼,非要用墨来涂,这不是说——这只金乌是瞎子吗?”

刘邦嘴角微微翘起,暗骂道:“老东西,费这么大的劲,就是问我准备好了没有,老狐狸就是老狐狸,做什么事都是一箭双雕,甚至好几雕,不仅考验我的观察力,还考验我的耐心,这样滴水不漏的...如果真和你结盟,扳倒太后,凭我还怎么跟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