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上一声轻轻呻吟:“说得好!没想到李大师还是一位博学多才的隐世高人!”
李丛嘉全身酸痛,如同扛了一天的重物,累得腰酸背痛。迷迷糊糊间,他听得支离破碎,只记住了李涛洋最后这一段话。
看他清醒,周仑眼睛瞪得老大:“你,你……你醒得这么快?”
“啊……我睡了好久呢!师傅,还继续练功吗?”尽管站起来都困难,但李丛嘉还是用坚毅的目光盯着周仑。
“先不练了!今天我给你讲一下枪的基本握法。周家传承枪法中,共有一十六种握法。正、反、侧、背、提、拖……”
一面演示,一面看着李丛嘉:“所谓一寸长一寸强,枪的最主要用法就是离身。无论怎么拿,都要在第一时间拉开距离。大开大合间才能显出威力!”
说着,他示意李涛洋进攻,然后演示着各种拿枪姿势。
李丛嘉看得如痴如醉。直到今天,他终于确定了一件事情:后世传承的武术中,缺少了太多的精髓。不仅是功法欠缺,连招式都失传得所剩无几。
看花容易绣花难。他只学一式,就让周仑给连打了数百下。终于,正握才算合格。
看着师傅开始训练徒弟,李涛洋如同看着晚辈一般看着李丛嘉,渐渐仰天大笑。他快步向山腰处而去,炼制一柄他心目中的神兵——紫金龙枪!
############
夜晚的淮北天气冷得有点不正常。这可是八月流火,江南夏日。虽然不比江南炎热,却也如蒸笼一般。谁知天色刚刚一入夜,竟然奇怪地降起温来。
戍时刚过,阴风四起,淅淅沥沥的小雨终于落了下来,气温也渐渐恢复了一点湿热感觉。赵匡胤挥动着蟠龙棍,荡开前面的湿木枝,又连蹿几下,跃在一块大石上,由上向下张望。
他忽然回头大叫道:“兄弟们,兄弟们,到了!到了!前方灯火大作,必然是宿州,柴大哥一定等在哪儿呢!等见了郭将军,我一定推荐各位!”
后方二十多人骂骂咧咧,好容易挤到近前,一个黑塔般的汉子向下看了一眼:“哪儿有城池啊!老赵,你净坑咱们兄弟。你说领咱们吃香的喝辣的,可一连十几天,都走在这乱泥之中。如果不像你说的那么好,我们可……”
“放肆,怎么和我大哥说话呢?”刘庆义挤到近前,“鲁黑子,就你事最多,连个好娘们都不如!才走十几天山路就叫苦不迭,难怪当山贼!”
这话打击面有些大,他身后一人抬起一脚,正踢在刘庆义的屁股上,瞬间将他踹下了山坡。人群哄闹着从上向下飞奔。
火光看着近,走起来却极远。足足三个多时辰,天亮时才接近军营外侧。
看着熟悉的大旗,赵匡胤热泪盈眶:他和三个兄弟,费了五天的功夫才摆脱清凉关守军的追杀,全身破烂,不敢走大路,专捡山岗密林行走,痛苦不必细说。
半路上,他们居然遇到劫道的强人。一通混战下来,成功“收服”鲁氏十虎,被赵匡胤封妻荫子的许愿吸引,一行五十人踏上了北上的行程。可是,南唐各处的县团练使早就接到消息,不断设卡拦截。
三天一小战,五天一大战,现在,就剩下这二十四五人啦!老兄弟更只剩下刘庆义一人。
如果再有三五天找不到宿州军营,恐怕这些人就得散伙!
赵匡胤等人的归来,迅速传到了柴荣的耳朵,他惊喜莫名:通过此次生死考验,他觉得,赵匡胤真是一个可以交心托腹的好兄弟!
奔到外面,他一把抱紧高大的赵匡胤:“兄弟,你可回来啦!你不知道这半个多月,我多么的想你啊!那几个兄弟没事吧?”
刘义庆站到面前,三人抱着痛哭。
好久,三人分开,一面介绍着鲁黑子,一面安顿着这些人。
柴荣的表现让赵匡胤有一种亲兄弟的感觉。二人相握着手走进了郭威的大帐。
郭威正和几个文官商量事情,见赵匡胤的样子,面露不悦:“怎么不去洗洗?这幅模样,让人知道了,还以为咱们不知礼数!”
柴荣刚要解释,被赵匡胤一下子拽住:“枢密使大人,我有要事汇报!请各位大人退下可好?”
所有人都生气地瞪着他,柴荣吃惊地盯着赵匡胤:什么样的秘密他连自己都不先告诉?
郭威一摆手:“都是可信之人,说吧!”
郭威虽然心有不愉,但他知道赵匡胤是柴荣的义弟,算起来也是自己人,因此并未过多苛责。
赵匡胤犹豫了一下,还是抱拳道:“我们穿越南唐边境时,看到一些百姓在向我国境内运货。好奇之下,我查看了一些,其中有许多是佛书!”
所有文官都嗤之以鼻:佛书算什么?整个北方信佛的人太多啦!真是见识浅薄!
未等有人出言讽刺,赵匡胤又道:“我还发现一本叫《西游记》的书,其中有一段内容宣扬的是伪唐必然中兴的胡说之语。结合佛书,我认为这是一个天大的阴谋!”
“危言耸听!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