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缩的过程。
若不浓缩,而是直接成丹,将会得到八枚破幻丹,但都是下品等级。
若浓缩一次再成丹,则可获得四枚破幻丹,丹药品级也会提升到中品。
若浓缩两次再成丹,则可获得两枚破幻丹,丹药品级将会暴增到上品。
若浓缩三次再成丹,那最终出来的破幻丹,将会仅有一枚。而这一枚破幻丹的功效,也将达到极致,达到极品等级。
所以,这第三步中的“浓缩”,对于丹药的影响,格外重要。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浓缩时,会存在一定的失败几率。且浓缩次数越多,失败几率则越大。
在上古时期,破幻丹的炼制,大都会浓缩一次,最多两次。至于浓缩三次,失败率则会高的惊人,达到九成以上。
传说只有上古炼丹大师白猿道人,付出巨大代价,也才勉强成功浓缩三次,炼就极品破幻丹。至于事实是否如此,却无法考证。因为白猿道人服下此丹之后,便疯了……
“嘿,就算是上古丹药又如何?破幻丹之所以珍贵,全在于灵材。若是此子无法浓缩两次,炼制不出上品破幻丹,那终究比不了,我徒王卓炼制的上品七煞丹。”
此时,华奇正已经恢复平静。他缓缓地坐下,冷静分析道。
关于破幻丹的炼制细节,凌空子和药老,事先都和杨凡交代过。其中,这浓缩一环,更是他们讲解的重中之重。
起初,杨凡知晓浓缩难度后,也只打算浓缩一次,最多尝试两次。但自从拥有乌光后,杨凡的想法发生了改变。他要浓缩三次!
这并不是杨凡狂妄。因为此时杨凡的储物戒中,已有不下百枚极品丹药。这些极品丹药,都是因为乌光的缘故,才炼制成功的。
此时,杨凡毫不犹豫地打出道道丹诀,开始了第一次浓缩。
只见一道道灵力,带着一丝丝乌光,包裹住丹炉中的乳白色圆球。圆球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缩小,并分泌出点点滴滴的黑色杂质。
当圆球足足缩小至一半时,第一次浓缩成功结束。此时的圆球,通体乳白的颜色,更加明亮,仿若一颗夜明珠。
“原来如此。虽然前面已经把灵材杂质剔除干净,但灵材在相互融合时,仍会产生新的杂质。这浓缩的过程,就是排出新杂质的过程。”
杨凡若有所悟。他没有停手,紧接着开始第二次浓缩。他打出更加密集的灵力,层层叠叠地裹住圆球,使出更大的束缚力,不停地压迫着圆球。
圆球晃了晃,发出咔咔声,仿佛下一刻,就要碎裂开来一样。圆球一旦碎裂,则表示浓缩失败,整炉丹药也意味着炼制失败。
但杨凡好像没有察觉一般,仍是继续驱使灵力,不停地对圆球加压。
随着压力逐渐的增加,圆球又开始缓缓变小,同时表面也开始出现条条裂缝。但这些裂缝刚一出现,便会有一道乌光闪过,随后圆球便又完好如初。
不知过了多久,圆球终于完成了第二次浓缩,通体不再是纯白色,而是带着淡淡的乌光。同时,一股惊人的气息,从丹炉中透出。
围观的众人,不禁哗然起来。这气息分明是,上品丹药才有的灵压。众人望向杨凡的眼神,已然不同。
强者无论在哪里,都会受到尊重。
“不可能!他一个初入丹道才三年的家伙,怎么可能做到如此地步?”
华奇正和王卓师徒二人,已经没有了那份淡然,不约而同地惊声失叫。
在众人以为杨凡将要成丹时,他却以更快的速度,打出无尽的丹诀,开始第三次浓缩。
“他疯了不成!”
“哎,本以为是个人物,没想到如此不知天高地厚,居然妄想炼制极品丹药。”
“哼,何谓极品?极品乃丹道之极致。只有顺天道,聚人意,方有一丝可能,成就极品丹药。此人如此刻意行事,妄图丹道极致,怎可成功?”
“是啊。连药老此等丹道大师,都不敢轻言极品。他杨凡有何自信,敢如此炼丹!”
围观的人群中,纷纷传出类似的言语,一时间,整个丹斗台沸沸扬扬。
看到杨凡居然开始第三次浓缩,华奇正和王卓,不禁松了口气。他们根本不信,杨凡能够成功。王卓的嘴角,更是挂起浓浓的讥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