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三国风云之中原争霸> 第9章 、陈留起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章 、陈留起兵(1 / 2)

曹操出逃实在是迫不得已,出任典军校尉后,他并不得志,他虽然生身于宦官家庭,但厌恶宦官的所作所为,所以不可能和蹇硕等人走到一起;论地位,他又不如袁氏兄弟,没得到何进的重用。知道何进要尽诛宦官的想法后,曹操只能笑笑说:“要治宦官的罪,只需诛首恶,一个狱卒就行了,想全部杀掉,必定会泄露消息,我都可预见其失败了。”

事情果然按曹操的预见出现了,何进被杀,董卓进京,彻底改变了以往的权力革局。狡猾的董卓深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他不仅收编了何进的队伍,而且收买吕布杀了丁原,完全掌握了京城的兵权。

曹操很郁闷、很苦恼。他就像一个全副武装的战士,本来满腔热血,准备为国捐躯,却被晾在一旁,无人理睬。

他愤恨何进的无能,不齿董卓的倒行逆施,也知董卓的行为必败,但他只能是个看客,所有的事情都与他这个典军校尉无关。

眼下,董卓想到了他,为了拉拢他,董卓表示可举荐他为骁骑都尉,打算同他共议朝事。

曹操很发愁,答应董卓,可以暂保平安,但他又怎愿和董卓这种人为伍;不答应董卓?下场是牢狱之灾还是命丧黄泉?曹操不敢想像。他亲眼看到董卓的残暴,手段之毒辣,下手之凶狠,想起来都会不寒而栗。

曹操举目四望,他的路在何方?京城内依然十分繁华,但这里已不是他的容身之地。

最好的办法是逃离洛阳,发展自已的势力。曹操暗暗下定了决心。但他最大的失误就是把刚生下孩子不久的妻子卞氏带到了洛阳。

他知道,他没有能力悄无声息地带走自已的家眷。

曹操叹息了一声,国之不存,何以家为,为了匡扶天下的宏伟大业,家暂时就顾不上了。

他决定只身出逃。怎么逃?还须琢磨清楚。他不如袁绍四世三公,门徒满天下,得罪董卓,京城就是龙潭虎穴。

为了不惊动董卓,他瞒着家里人,换便装偷偷出了城,出城的时候他不敢说出自已的真实姓名,也不敢走大道,只能从小路向东逃走。

令曹操欣慰的是:事后得知,他逃走后,袁术曾告诉他的家人,说他可能死了。家仆都慌了,准备逃走,而他那位歌伎出身的卞夫人勇敢地站了出来说道:“曹君的生死不能光凭几句传言来确定。假如流言是别人编造出来的假话,你们今天因此辞归乡里,明天曹君平安返回,诸位还有什么面目见主人?为避未知之祸便轻率放弃一生名节声誉,值得吗?”家仆们面面相觑,被这个年轻女人说得哑口无言,惭愧不已。纷纷打消临阵脱逃的念头。

当然,逃出京城的曹操根本不知道这些,他正在想方设法避开官府的搜捕,在担惊受怕中过着惊弓之鸟的苦难生活。

他实在是太累了,万般无奈之下,想起了成皋故人吕伯奢,这个人应该是可以信赖的。

曹操决定在故人家里歇一歇,养足精神再上路。但他没想到,这一歇惹来了千古骂名。

现在谁也不知道,在吕伯奢的家中发生了什么,而在当时人们唯一可以看到的是一屋死人、一滩鲜血。

这些死人当中,没有借宿的曹操和他的随从。

此后,曹操竟然从来没有当别人提过此事。他想隐瞒什么?他有说不出口的苦衷吗?无人知道。

人们只能猜测和议论。一千多年后,我们能看到的有三个版本,一个是《魏书》的说法。吕伯奢不在,伯奢的儿子与宾客抢了曹操的坐骑与随身物品。曹操奋起反抗,击杀数人。《世说新语》的说法是,吕伯奢不在,吕伯奢的五个儿子接待了曹操。曹操害怕吕伯奢一家暗害自已,夜里偷偷的杀了八个人而去。而孙盛的《杂记》则说曹操听到磨刀子的声音,害怕被谋害,先下手为强,就把吕伯奢一家都宰了,然后悲伤的说了句“宁我负人,勿人负我。”

事情真像竟究如何,唯一的办法是穿越回一千多年前,问一下当事人曹操,前提还得曹操心情好说实话。

总之杀了吕伯奢之后,曹操又逃到虎牢关,路过ZM县时,运气太差,又被一个亭长怀疑,抓起来送到了县城。

曹操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不明白为什么倒霉的事都让他碰到了。眼下,不知道等待他的是什么样的命运?他想起了许劭对他的评语: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而他现在比狗熊都不如。

就在他彷徨无计,心烦意乱的时候,ZM县的功C县令的助理)看他的眼神有些怪异,原来他以前的作为让这个小县的功曹印象深刻,虽然他没有说出真名,但这个功曹还是认出了他就是不畏强权的曹操。

显然功曹是个好人,竟然没有告之县令,偷偷把他放了。

功曹说:不想乱世之中,拘禁他这个英雄。

曹操感动得想哭。他自由了,他终于化险为夷。

此后,曹操风餐路宿,日夜兼程,终于艰难地跑到了陈留(今HN省KF市东南)停了下来。

曹操留在陈留,主要因为他的好友张邈在陈留做太守,曹操可以松一口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