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回来之后,并没有立刻回到官窑里,而且选择了做起小买卖,徐茂先估计是他,在等待钻某些的空子。
李大山在等待的时候,又利用这个机遇,发了些小财,的确是一个精明的人,徐茂先在心里,也觉得此人应该还有些头脑。
于是他问了一个问题,道:“当年,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委任他当这个总管事的?”
马知縣道,当时有一个官吏考评,李大山利用官窑老人的身份报了名,他是在那次选考评中,提到了十几点意见,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与好评,一致推举他为纺织窑总管事。
从履历上看,李大山的确没什么问题,而且能在三年之内,让纺织窑起死回生,徐茂先也觉得他是个人才,只是为什么到了第三年,官窑就开始回落了?
而杨柏岭对他提出的质疑,有人检举李大山变卖官窑地契,有意将官窑中饱私囊,现在縣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有人要扶他,有人要治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