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良非常的忙,即使是休息天也东跑西奔的,跟爸爸戚金打招呼耽误了三分钟,损失掉的三分钟需要在路上补回来。
脚踏车的车轮转动非常快,在私家车成为潮流的今天,任何一段路都是拥挤的,戚良选择脚踏车做交通工具,就是因为没有塞车的顾虑,只要计算好了路程,就能按照约定的时间赶到。
脚踏车停在一家茶馆的外面,锁上车子,戚良脚步轻快地直接进去,跟门口的保安亲亲热热打了个招呼,顺手为一位正要出来的女士打开门,微微弯腰让路,小小年纪却风度十足。
休息日的第一次约会竟然是喝茶,不知道戚金听到之后应该暴怒还是欣慰呢?
但是戚良却没想的那么复杂,凡是跟他有约的都是关系很好的朋友。
走进一个包房,等了一分钟左右,一个风度翩翩的时髦女郎推开门,戚良立刻站起来,跟女郎拥抱了一下,喊道:“王尧姐姐,我发现你更美了。”
“戚良,你这张嘴巴真会说话,听说你去了温哥华?有啥收获?”
“我的一位哥哥在那边创业,就是去捧个场,跟亲人见个面,这是给姐姐的礼物,晒干的鲍鱼干,听说有养颜美容的效果,我就想到姐姐会需要的。”戚良把一个小盒子递给王尧。
王尧是一名记者,戚良在一次购物维权的行为中认识了,十分欣赏正直勇敢、精明能干的王尧,就留下了联系方式,两个人的年纪相差了十多岁,但是交谈起来却没有隔阂,结成了好友。
戚良谈吐幽默,见多识广,小的时候跟着母亲走过很多的地方,对非洲、北美、欧洲绝对不陌生,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如数家珍,记者王尧也没轻视戚良,总是把他当成亲弟弟一样看待,还带着戚良回家吃了顿饭,关系非常铁。
接过礼物,王尧放在手边,说道:“戚良,你再去外国,带上姐姐哟,我自己会负担个人费用的。”
王尧凭着一个做记者的敏感,对戚良经常出国表示惊讶,对偶然认识的戚良有点好奇,虽然华夏的经济最近几年一直在上升,但是能经常出国的少年并不多见。
而且根据长得像是十四五岁,实际上只有九岁的戚良所说,他至少走过二十多个国家,会流利说出五种外语,实在不敢想象戚良的出身有啥背景。
“姐姐,你跟我出国一切费用不需要担心,但是机会也不是很多,寒暑假的时候比较多一些,我妈妈现在的工作重心在华夏国内了,不经常出去。”
“有机会可以把你妈妈介绍给我认识一下吗?”王尧始终不知道戚良的出身来历,更是好奇。
犹豫了一下,戚良真诚地说道:“没问题的,一般来说,我交的朋友都是能谈得来的人,不存在利用和功利心。”
王尧立刻说道:“别看我的职业是一个记者,但是我可把你当成是亲弟弟一样的,绝对不会拿着你的私事做文章。”
戚良略略放了心,他对王尧的为人还是相信的,说道:“三天以后是我妈妈的生日,我会讨一张请柬给姐姐,只需要拿着请柬来就可以了,不需要任何的礼物。”
“我会等着弟弟的请柬哟!”
跟王尧见面,主要是联系巩固一下友谊,把礼物当面交给她,这也是戚良为人处世的一个特点,使用快递的方式,除非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否则的话,戚良会用见面的方式交给对方礼物。
这样的习惯,一直伴随着戚良的一生,在他的身上,充分体现出一个贵族出身的男人优秀品质和风度。
送走了王尧,还是在这家茶馆,换了一个包房,一个戴着眼镜的三十多岁的男子刚刚来到包房。
“你好,冯律师。”戚良上前抢先打招呼,跟律师冯立握了握手。
冯立跟戚良还是第一次见面,问道:“孩子,你起诉明阳地产这件大事,家里人知道吗?”
原来,戚良的同学马溪家就住在大连市,她家里的房子被房地产开放商强拆了,得知此事以后,戚良自告奋勇替马溪打官司,控告明阳房地产公司的违法行为,他找到了律师冯立办这件事。
摆摆手,戚良说道:“这件小事不必惊动我的家里人,请冯律师放心吧,所有的费用我都可以提前支付的。”
冯立笑了,说道:“不是钱的问题,这个官司一定不会输的,我有信心,问题是,明阳地产跟社会人有联系,我担心的是,他们可能会采取更加激烈的办法处理事情,比如暴力事件,我是为你的安全担心啊。”
“是这样的啊。”戚良沉思了一下,说道:“不怕的,我家里有保安,让他们费点心来保护我就行,你只管做好自己的事。”
“证据你带来了吗?”冯立得知戚良的家里有保安,心里明白了过来,眼前这孩子的来头不小。
“他们马上到,冯律师请喝茶。”
戚良拿出电话正要拨通号码,忽然外面响起敲门声,打开门一看,正是十六岁的少女马溪,后面还跟着另外一个死党牛执。
这两位都是戚良的同班同学,他们三个人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