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看了看那些衣裳款式,又望尘莫及,他们想破脑袋也设计不出这样的款式的,一大听,才知道原来是个卖醋的姑娘设计的,私下里,又惊讶不已,都说隔行如隔山,想不到,这外行里也藏着高人。
因为这些成衣卖的火,李记布庄的绸缎也跟着红火起来,一家人常常忙得很晚,却都很开心。
那一船布历经五个多月,在天热之前,才赶制出了一大半,由于不用绣花,工序变得简单了许多,做衣裳的人虽然多,但光靠手缝,速度也很慢,常常是供不应求。
天气热了,衣裳虽然卖不动了,但那些成衣作坊却仍然在赶工,剩下的那些布料,洛锦和李梓轩商量了一下,改制成了棉衣,只要是在入冬之前做好,今年冬天就不愁着卖。
成衣的热潮过去以后,李梓轩才抽时间到醋坊去转了转,里面都收拾妥当,早就开始卖醋了。
刘玉山也从平山镇来到上河城帮忙,这段时间,冯金元也一直住在上河城,一边忙着醋坊的事情,一边等着他的孙子出生。
红姐这个月如期为李梓轩生了一个儿子,乐得冯金元顾不上醋坊的事情了,恨不得整天守着他的孙子。
这孩子眉眼间像极了李梓轩,自然也像冯金元,这让冯金元很是激动。
李梓轩见他整天忙里忙外地进进出出,心里也很是感动,跟冯金元的关系也缓和了不少,虽然一天说不上几句话,但也不像过去那样对他冷冷淡淡的了。
养儿方知父母恩,他自己做了爹,才深深地体会到对儿子的那种舐犊情深。
这让冯金元很是欣喜!
杨夫人当然也很高兴,她得了消息,专门从平山镇赶来看望红姐母子。
“哥,孩子的名字起好了吗?”杨夫人看过孩子,喜滋滋地退了出来,见李秋云不在,只有冯金元一个人坐在厅堂里,问道。
她其实是关心这孩子的姓氏,总不能还跟着姓李吧?
冯金元会意地笑了笑:“秋云说了,这孩子改姓冯,名字嘛!梓轩两口子看着办,他们自己起吧!”
“不管是谁起,只要姓冯,我就放心了。”杨夫人垂眸答道,杨天源总是说她是操心的命,现在想想还真是,她连她哥的孙子姓什么,都操心着,还真是这个命。
“亦安什么时候办婚事?”冯金元见她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关切地问道。
“九月初九,快了,还有三两个月。”杨夫人叹了一声,“都是天源心急,非要今年娶,我的意思是等明年开春,可是爷俩都不同意……。”
“既然定下了,为什么要等开春?”冯金元知道她心里依然别扭着,劝道,“我看你还是改改你的脾气吧!说实话,那个洛锦没你想得那么不好,她虽然年轻,但头脑却很是灵活,前几个月跟梓轩做得这笔生意,现在还忙着呢!听秋云说,他们几个都赚了好几百两银子,你有这么个儿媳妇,该知足了!”
“话是这么说,可是我总觉得她比昕柔差得远,她的个性也不够随和,到底是乡下人,都定了亲了,我们也没有好好说上几句话,不像昕柔那会儿,成天跟在我身边,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你说,这一下子娶回家去,我还真是难以接受。”
“接受不了,也得接受,以前夫妻还不见面呢!那还不照样过日子,何况是婆媳。”冯金元此时心情不错,见他妹妹一脸的落寞,又道,“妹妹,其实媳妇的出身什么的,都不重要,重要的她能咱们家生孩子就行了。”
杨夫人闻言,嘴角抽了抽,突然想起李梓轩的媳妇出身青楼,那个李秋云也是……。
而自己的这个儿媳妇虽说是出身农家,但毕竟身世还是清白的,想到这里,她点了点头,道:“是啊!不管怎么说,我儿子成亲是件大事,我得回去准备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