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有恨?细看婉莹又恢复了淡笑的样子,如今的姜婉也不过是十三一二的孩子,随即便搁下了。
婉莹见了姜婉的眼神也知道自己的情绪外露,瞬间收了愤恨,憋在心中,让表情平静下来。幸是婉莹坐的微微偏向姜婉,背对些了姜杨氏和丁氏,使之两人看不见婉莹的表情,不然以两人的阅历,轻易就能看出婉莹的憎恨。
而后四人又聊了些家常,姜杨氏问了婉莹的女红刺绣,平时爱好有默契地避开了婉莹的姻缘一事,婉莹虽已经十六,到了该出阁的年纪,但丁氏也知道女儿才闹了将军府,也不着急提这事让别人取笑,便揭过不谈。
坐了会,婉莹实在受不了装模作样地与姜婉谈论闲聊,便对丁氏使了个眼色。
丁氏想到折腾了那么久,婉莹还没去拜佛求签,马上就要打道回府,又道婉莹平日里又最不耐烦规规整整地坐着,便对姜杨氏说道:“我这女儿上山的时候不坐轿子非要走上山来,受了累刚刚在屋里休息,这都要回府了还没有去拜了佛,不如让她行先离去?”
姜杨氏听罢也不多留婉莹,只道姜婉坐着也无聊,不若陪着婉莹做个伴儿。
婉莹虽不愿却也拒不了便应了。
婉莹与姜婉出了院子,婉莹不耐烦与之打交道,可两人身边都还有丫鬟跟着,也不好摆脸色,姜婉与她说话都含笑地答了。
人都爱好美的事物,特别是有一种得不到就越想去要的心态。姜婉是姜府独女,自小没有什么兄弟姐妹,见了婉莹这个比她的几岁的姐姐,生的娇艳如花,虽和自己一样穿着白衣,却有一种自己没有的风韵,便越加好奇,心中想要好好亲近婉莹。
何奈婉莹怎会让她这个上一世的仇人亲近了去,对着她虽是面上含笑,却隔着一层距离,直到婉莹摸了转经筒,在佛前求了愿,也没有亲近半分。姜婉也有些恼怒,自己虽一直称呼夏婉莹为婉莹姐姐,夏婉莹对自己还是姜小姐般的叫着,分明是不想与自己亲近,生气地不再去堆笑说话。
婉莹不知姜婉的这些心思,只是虔诚地在佛前叩了三个头,合了十指,心中说道:此世婉莹能回来,全赖着上天怜悯,此世一定不再也不将心放在那些个男子身上,只求好好伺候双亲父母,别在让他们为自己伤心难过。
至于报仇,婉莹不愿让上一世受的罪便这样如烟,但与王瑾之事也有自己一腔脑热,婉莹不愿被仇恨蒙了双眼,连累了父亲难做,便想道若是有合适的机会再慢慢计议。
而后婉莹和姜婉回去与丁氏和姜杨氏吃了寺里准备的斋菜,稍稍收整便各自回了府。
在回去的路上丁氏满脸笑容的对婉莹说道,自己为婉莹求了姻缘,是上上的签子。闻言,婉莹想到自己在佛前立的话,对丁氏所说之言便是一笑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