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异界种田纪事> 67第 66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7第 66 章(1 / 2)

等到了谷雨的时候,天气变得湿润起来,谷雨者为“雨生百谷”之意,这时候的一场春雨对于作物生长确实是极为重要的。几场雨下来,这秧苗的长势就很是喜人了。

但过了立夏之后,这天却又开始下起了雨,本来这时节南方雨水还是比较多的,偶尔下场雨倒也是常事,而且插秧之后,雨水需求比较大,这雨也算是及时。只没想到这雨下起来竟然有些没完没了的架势,这都已经连着下了将近二十日都不见停。因着连日来的阴雨连绵,县城里店铺的生意也差了很多,更不用说靠天吃饭的农家了。

田老爹也有点叹气,这时节小麦都已经抽穗扬花了,这雨水过多反而会长不好,幸而他们这里小麦种的少,即使受些影响也不至于吃不上饭。只是这天气有些反常,这梅雨下的也早了些,只怕到了后头没了雨水,那庄稼就难伺弄了。

十三山村三面环山,只一面通向县城,但这地理位置却不能算差,十三山村的地势略高,但整个村子的却很是平坦,有点小平原的感觉,村内有从山上流下的溪水会聚而成的河流流过,而且据田老爹说那溪水源头是不远处的一座山头,那山并不陡峭,山顶上有一个天然形成的水坑,都可以与一个小湖泊媲美了,这么多年来,十三山村基本上都没有缺过水。

而且因着小山坡的阻挡,村子里的风也不是特别大,他们下地干活的时候虽然要顶着风雨,速度比往日略慢一些,但也还勉强赶得及。只是去了一趟县城后,林离才发觉原来他们这个小地方算是很不错的了,其他有些县城都已经遭了灾,据说已经有逃荒的人往这边来了。

当然这些也只是他所听到的一些流言,真想如何倒是不太清楚,颜清辉和陈清砚去了南庆国,若不然他们两的消息最是灵通了,这些事情只要跟他们问问就知道真假了。不过杨昭说这事八成是真的,他听县府公子家的小厮说起了这件事,像他们家县老爷还算好的,据说前头那几个遭了灾的县老爷连饭都吃不安稳,生怕出个什么事情,那仕途也就完了。

林离后来得知的是,这大梁国之前纷乱多年,现在的皇帝也是世家大族出身,不过皇帝陛下却不是长子而是次子,林离之前一直以为皇帝陛下是黄袍加身的宋太祖那样的,听闻这一段后又觉得有点像是唐太宗的感觉了。不过,这些离他都太遥远了,但是有一点是很肯定的,那就是现在是建国之初,正属于皇帝全力搞事业的时候,政策什么的都属于落实的比较严厉,民生比较受关注的时候,要不然那些县老爷们也不会这么着急了。

果然,过了几日,就有人叫田老爹一同去县城,说是县老爷有事情要跟几位里正传达。林离来这里两年多了,倒是头一回遇上这样的事情,他和田老爹感情处的很是不错,倒是对此有点不安。

反倒是苏岩安慰他:“林大哥,田老爹可是咱们这儿的里正,既然是找他商量事情难道还会害了他不成,你也不用担心。”

林离觉得确实是自己想太多了,谁让他之前看的小说提到灾荒、流民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就是那种大灾难爆发,然后就是冲突、打砸抢杀,因而他才害怕田老爹万一要是碰上流民起了冲突怎么办?

听了林离的话,苏岩仍不住笑了,他一直以为林大哥什么都懂呢,现在看来他也不是什么都知道嘛。

林离查看了大梁国之前的一些史料,但是他对律法之类的没什么兴趣,只是粗略的翻过一些,因而他还真不知道大梁国对于灾民到底是怎么安置的。

苏岩这才把大梁国关于灾民安置的这一块政策讲了出来,原来,大梁国规定受灾区流民由县府帮忙安置,而临近未遭灾的县城则要接收一定量的灾民。这些灾民都是登记过后由县府派人带到各个村子里,除了县府的赈灾粮以外,村民们可以让他们帮忙做农活,并付给这些灾民一定的口粮。等灾情过后,原本家中有地的都可以返回原籍,当然要是有留下的也需要到府衙登记。

而那些临时逃出,没有登记的流民则是到了地方以后再重新登记,并在县衙的临时点先落脚,这批人就比较难捱一些了,若是人数太多了就还得转移到其他县城去。

其实村里原本不是太乐意雇佣外面来的人做活的,而有些人家其实自己咬咬牙也能做的过来。但是看看人家那种情况,村民们容易心软,自然也愿意给人家一口饭吃,更何况林离说的那些情况也确实是发生过的,一般情况下如果能活着,哪有几个人愿意铤而走险,因而官府这规定,倒还算是村民们接受的范围内。

因着战争的原因,十三山村人口少了很多,还有些无主之地,官府也允许这些灾民先开坑耕用,而且还是免税的,只是这地契都在县府手里,只能算是借用。

听苏岩这么一说,林离倒是觉得这大梁国在这一方面做的还算不错。不过这应该是在没有□的前提下,要是灾情太过严重就不好说了。

田老爹回来以后,就召开把村民召集到祠堂那边了。果然如苏岩所说这次有将近二十户灾民要在他们村暂时住上一段时间。林离问了田老爹后才知道,这些灾民都是从金阳县来的,那个县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