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苏爹爹又留林离在家吃饭。苏家小爹看林离的那眼神,很是满意和慈爱,果真是应了那句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有趣么。
当天下午,林离就去了李伯家,这次林夫郎看他的眼神终于不再充满敌意了,这让林离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林晓陌跟田家小郎依依呀呀的也不知说的什么,兴奋起来还吐了几个泡泡,两个小家伙都不甚安分。看到林离进来,林晓陌就冲着他那个方向爬去,张夫郎笑道:“晓陌可真聪明,知道你爹爹来接你了。”
林离生怕他掉下来,赶紧上去接住他,林晓陌似乎很高兴,一直在伸展着四肢,仔细看似乎还有那么点节奏感。
林离抱住林晓陌又问林、张两位夫郎可知李伯什么时候回来。张夫郎已经从自己弟胥那里大体知道了林离要跟苏岩提亲的事,忍不住打趣道:“林兄弟这是要找我公爹做什么,难不成是有喜事?那谢礼可不能太少哦。”
林离脸上露出几分喜气,耳朵稍还微微有点红,却还是答道:“是喜事,到时候还要请几位兄长帮忙,谢礼绝不会少的。”
还未到吃晚饭的时候,李伯和田老爹就回来了,听林离带着点不好意思的神态提起这桩喜事,两老都很是开心,特别是李伯其实一早就有撮合这两人的意思,现在听说两人要结亲更是高兴的不行,这两位老人都是真心将林离当侄子看待的,或许这就是缘分吧,
当李伯听说林离让他当个中人,再请他介绍个冰人,自是一口应承下来了。不过听李伯提起林离才知道这个时候的婚事都是那么繁琐的,起码六礼是一定要齐全的。所谓“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林离觉得自己老家的结婚婚俗算是保留的比较全了,起码他们那里现在还要请媒人过文定,然后订婚,最后才是结婚,可跟这古代的礼仪一比那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林离跟李伯商量了下,觉得这“六礼”中的前五步除了纳征需要准备,其他都不是太费时间,倒不如趁早就给办了。而最后的亲迎,也就是他所知的结婚仪式则可以晚一些,选在年底农闲的时候。
也正是跟李伯讨论这些的时候,林离才知道原来这大梁国不仅哥儿过了十六未嫁的要罚钱,过了十七还未定亲的要官府配亲,郎君过了二十未娶的同样也要受罚,等过了二十二岁也得强制婚配。倒是把林离给吓了一大跳,这也太不人道了吧,不过这个时候刚经历战乱,人口大大减少,估计国家就是想通过这种方法增加人口吧。
纳采就是传说中的提请了,就是要请个中人和冰人去对方家里提亲,虽然林离那日就跟苏爹爹提过亲,但李伯说那样太不正式,林离也觉得也必要走一套正规的程序。
因而让李伯请了一位据说在整个青阳里口碑都很不错的李冰人,又让两人重新去苏家提了一次亲,顺便要了苏岩的庚帖,于是接下来的自然就是问名合八字了。
林离其实对这一套流程挺感兴趣的,可惜李伯不让他参与,再加上地里还有活要干,家里还有菜园子还有养的几只鸡羊要看顾,最后他还得抄书赚钱。于是,除了李伯让他买东西以外,林离根本连个边都沾不上。
问名之后就是纳吉了,这是传说中的文定,林离以为这下轮到他了吧。哪曾想,李冰人已经准备了聘书,只需他签个名,再买上一对鸡一对鹅,两扇猪肉(每扇猪肉对开),两坛酒由冰人带去就可以了。
这之后就是纳征了,纳征礼重不重,似乎也从一个侧面反应了夫家对新夫郎重视不重视。当然这也是看夫家的家境的,像有些穷的人家只要能给上一点聘金几斤聘饼也就过去了。
林离也是估摸着自己的家当给办置的。五两聘金在这村子里绝对不算少的,三十斤的聘饼也是够分的。三牲酒礼在文定时就已经给了,另外就是各色干果,红布两匹,龙凤喜烛一对,对联一副,簪子一对,不过这簪子林离买不起金的,银的又太素,最合折中挑了对银质描金的。
纳征又叫下茶礼,故而茶是绝对不会少的,不过这茶叶价格相差着实太大,幸而他们都不是那么讲究的人家,一般的茶叶也就可以了。这边成亲也有吃汤圆的习俗,因而还要送去糯米两斗,砂糖5斤,这两点林离倒觉得跟自己之前经历的婚俗颇为相似。
等把这些东西置备完全林离发现自己的存款已经下去了一半,果然自己还是太穷了么。 据说大户人家纳征也不是亲自去的,而是让冰人跟管家之类的将聘礼抬到对方家里。不过林离家里就两口人,其中一个还不会说话,因而是林离跟着李伯和李冰人一起去下聘。
到下聘这一日,林离早早就起来准备,林晓陌这小家伙一向也醒得早,竟然跟着他一道醒来。林离穿衣的时候就见这小家伙自己坐在摇床里,拍着手也不知乐呵的什么劲。小家伙脸上肉嘟嘟的,笑起来露出四颗小米牙,嘴角边还有一个浅浅的梨涡。林离忍不住刮了下小家伙的鼻子,笑道:“难不曾你也知道今天要给你聘个小爹来,一大早就这么高兴。”
林离的头发虽然长了一些,可是较之这里的人还是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