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官翔> 175、顶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75、顶牛(2 / 2)

局观是胜任不了的。所以。若是实打实的算计。自己的要求并不占着道理。

但是不要紧。凡事都按着常理出牌。那也就不是他向国锋了。这强词夺理也好。倚老卖老也好。只要能解决问題。向国锋不在意用什么。这翻出二十年前的旧帐。一笔一笔的算。打击刘向军的威信在前。提高严宁的声望在后。再辅以西宁开发区刚刚搭成架子。刚刚成形显现出活力來的客观现实。如此一來。就变成了严宁对西北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这叫什么事啊。合着都是我不对了。我招谁惹谁了……”电话里出了肓音。愤怒的向国锋摔了电话。根本不听自己的解释。摆出了不可理喻。顽抗到底的架式。对此。刘向军又是苦笑。又是无奈。悻悻的放下了电话。并沒有再拔回去。

说话到了这个程度。向国锋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以刘向军对向国锋的了解。除非两个人翻脸。否则再沒有一丁点商量的余地。不过刘向军细细琢磨了一会儿。突然眼晴一亮。猛然醒悟过來。这事自己就不该头。犯不上因为严宁的出留得罪一大圈的人。倒是刘向严处处躲轻闲。那沒门。你自己的姑爷。你自己操心去。

和向国锋顶了牛。刘向军一气之下把难題扔给了刘向严。撒手不管了。而刘向严综合利弊。还是比较倾向将严宁调回京城。毕竟西北差的是机遇。缺的是思路。少的是资金。需要的是一个支撑点。如今严宁把纵跨三省的西宁开发区建设起來了。整合了西北的工业格局。这个支点已经有了。所存在的问題也都已经理顺的差不多了。只要选准了能够执行。落实的人。按部就班的扎实推进。西北的发展不会出现大的偏差。所以。严宁在不在西北问題并不大。这一点从钱立运在宽甸的改革同样显现出巨大的成果就能看出來。

不过向国锋我行我素。不但拉着雷启功和祁连羽轮番说项。更找到了中组部做工作。一门心思的要把严宁留下。而刘向军说是撒手不管了。却也暗暗的关注着。时不时的吹吹风。显然也不放弃他的观点。至于中组部的答复就比较有意思了。刘向严曾找到了与严宁有着望年之交的秦部长。想要探听一下中组部对严宁的情况有什么意见。结果得到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答案。

据秦部长介绍。严宁本身就是当做副省部级培养的后备干部。只要成绩突出。早一天提拔。晚一天提拔都是无所谓的事情。这天天喊着干部年轻化。天天喊着解放思想。这到了动真格的时候。中组部可不会掉链子。问題是你们自己家的意见都沒有达成一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让中组部也感到为难。这中组部可沒闲到沒事去给你们打官司的地步。有分歧。自己解决去。什么时候达成一致了。是走是留有个结论了。组织部再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总之一句话。这事中组部暂时不掺与。

双方都不妥协。中组部又不闻不问。在不得已情况下。刘向严果断地采取了冷处理。想着抻他两三个月。等到春节的时候。大家也都消了气。心平气和的坐在一起好好谈谈。这问題沒准就解决了。于是。将严宁去留的问題在刘向严的手中压了下來。这一压就是两个多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