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知识和理念。助推榆林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孙启望继严宁担任榆林县长之初。诸多情况不了解。不熟悉的情况下。钱立运更是亲自做指导。将严宁的理念灌输给了孙启望。这才实现了孙启望在执行和落实上抓住了方向。
这能领会意图在前。决策执行在后。抓班子带队伍在前。灌输思想理念在后。严宁觉得沒有人比钱立运更适合去宽甸当这个改革的主事人。而且。钱立运曾经是雷启功的秘书。当成子侄一般去培养。颇受雷启功的重视。也正是钱立运和雷启功之间有这层关系。无论是帮助钱立运成长。还是间接掌控宽甸的局势。对雷启功來说都是有利的。所以。这把钱立运拉过來。在雷启功身上的阻力不大。甚至他还会乐见其成。
至于钱立运会不会同意來西北。严宁考虑再三。觉得除了西北的气候和环境要差一些以外。想不出钱立运有什么拒绝的理由。从政治层面说。北江是一块飞地。政治势力分布复杂。竞争角逐的很激烈。互相拆台掣肘的事情层出不穷。包括张令林所在北方学院派。马芳河所在的凌家。以及中原派、江南派在内。谁都不敢说对北江实现了绝对掌控。这种纷乱的格局势必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钱立运想要在北江出头。机会极为渺茫。
但在西北情况可就不一样了。西北是凌家的根据地。能让钱立运这个层次不高的外來干部主持一地的改革。本身就是一种开门接纳的政治态度。从此以后。钱立运也就纳入了凌家重点培养的序列。若是改革进行的顺利。成效显著。就是进入核心层次都有可能。这上面有严宁帮衬。下面有雷启功支持。以钱立运的政治觉悟。不难看到其中的机遇。
再从经济发展的角度來看。钱立运目前是双江市委常委。副书记。座下榆林县委书记。换句话说。钱立运的工作成绩还仍然是体现在榆林。跟双江贴不上什么边。不但贴不上边。反倒是榆林的成绩还要被市委、市政府分一杯羹去。换句话说就是钱立运在替双江市委。替刘鼎锋在打工。谁让你榆林在行政区划上归双江管辖。受双江领导呢。
而钱立运若是到了西北。则是以主事人的身份在宽甸开展工作。虽然具体的规划都是严宁制定的。中途也少不了严宁的指导和帮衬。而宽甸的成绩作为改革成功的范例。有很大一部分也要落到严宁的身上。但两个人所站的高度和角度不同。严宁作为凌家的接班人着眼的是整个西北。是整个西北政治势力的认可和尊重。对于宽甸本身的成绩。却是毫不在意的。所以。这份成绩最后都要落到宽甸干部的身上。钱立运绝对是拿大头。沒准还会被冠上一个改革先行者的称号。
当然了。所有的一个推测都是建立在改革成功的基础上而得來的。若是严宁的规划理念与宽甸的实际情况严重不符。那么钱立运执行的越到位。所造成的后果越严重。这个失败的责任主要还是在严宁身上。钱立运的过错微微了了。凌家再小器。也不会把气都撒到钱立运的身上。至多也就是断了他更进一步的念头罢了。从总体上说。收益和风险并不成正比。可以说。严宁的想法给钱立运搭建了一条仕途发展的捷径。哪多哪少。相信钱立运会有一个明确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