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官翔> 58、风雨欲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58、风雨欲来(1 / 2)

北江省水系发达。河流众多。四通八达的河流在灌溉了北江大地。哺育了北江人民的同时。也给北江人带來了无尽的麻烦。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北江每到深秋时节。都会秋雨连绵。一个应对不及。大小河流便会决堤而出。肆虐的冲刷一切。一年的辛勤劳作则化为乌有。

北江多水多山。大小城市多以山水为名。双江这个名字就是因为发源于小兴安岭的花江和发源于长白山的棱江在双江交汇而得來的。至于榆林县也是如此。得名于满语汉译的榆林河。榆林河、花河。金沙河三条水系在榆林境内纵横交错。榆林大大小上的河流基本上都汇入了这三条水系中。最后再通过这三条水系进入花江和棱江。

自从省气象局预报西伯利亚寒流即将登陆北江以來。北江省上下就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应对提前到來的潮汛期。气象局的预报还是很准的。北江省的气温整体上下降了两三度不说。大片大片的乌云在天空中徘徊。局部地区时不时的稀稀落落的小雨撒下。倾盆大雨虽然还沒到來。但榆林经验丰富的农民都知道。这雨不來则矣。一來必然是倾盆而至。连绵不绝。这样的情况最是惊险。很容易引发山洪和泥石流。榆林县建县以來。几次大的洪灾。都是因为碰到了这样的天气。

回到榆林的严宁马上将工作重心再一次放到了防讯抗洪上。几次召集县里的在职、离职的水利工作者召开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意见。更深入到水系发达的镇村。和当地党政干部谈话。掌握了解各地防汛工作的准备情况。榆林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的办公地点也在严宁的建议下。从水利局临时搬迁到了县政府的常务会议室。

通过几次实地考察。严宁也意识到了这次防汛工作任务坚巨。眼下这大片大片的乌云笼罩在榆林的上空。仿佛要将榆林城吞噬一般。这种情形。既使严宁不懂气象。也知道这雨不來则矣。一來必然是大雨暴雨。必然会引发河水上涨。整个榆林县城随时都有被爆涨的洪水冲垮的危险。

形势危急。原有的防汛工作的管理层次不明。体制混乱。根本形成不了有效的工作机制。而且。洪水几乎可以预见的即将到來。仅仅靠水利部门的一已之力就想达到防汛抗洪的目的。无异于痴人说梦。面对这种情况。严宁在与钱立运沟通之后。主持召开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政府常务会议。参会人员含盖了榆林所有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规模比之县委全会都大了不少。会议的议題只有一个。就是深入落实防汛抗洪责任制。将榆林三大水系。二十几处重点河防向各单位、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进行了责任分配。动员全社会力量。一起参与到榆林的防汛抗洪工作中來。

虽说是死命令。但防讯工作关乎每一名榆林人的切身利益。机关干部也好。企事业单位也好。对此的抵触倒是不大。特别是在榆林工业园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汤山置业公司在参加会议以后。立刻配合园区管委会着手实施。抽调了数台大型机械。就地取材。用工业园区施工中剩余的残土在园区南面黄泥湾堤坝后方。又构筑了一条长数百米。高近四米的人工堤坝。给榆林最危险、最容易决口的黄泥湾加上了一份牢固的保险。

这还不算完。汤山公司留在榆林主持工作的张总认真细致。又感谢严宁对汤山公司的无私帮助。积极采购了数千条麻袋以备不时之需。并且组织了八组工人巡视队。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对责任区黄泥湾水域进行观察。一经发现险情。立即上报。经过了严密的布置。整个榆林都被动员了起來。但既使这样。严宁也不敢有丝毫的谢怠。除了事关防汛抗洪方面的工作。其他的都被无限期的搁置。当前最重要的榆林数十万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这一点全县上下都有了一致的认识。

“国良。河堤工程的质量你心里应该有数。你给我交个实底。到底能不能承受住即将到來的潮汛……”窗外的雨越下越大。严宁的心里充满了担忧。不过心里多少还有点祈盼。毕竟之前又是修筑河堤。又是加固水库的。严宁可不希望在最关键的接受考验时。全部都变成了豆腐渣工程。

“县长多虑了。河堤工程是沒问題。真材实料构筑起來的说起來。谷局长怕是被你敲打出毛病來了。一向习惯了上下其手的他在这次工程中居然收敛了性子。对几个水利工程队咬住了质量。这还不止。或许他知道我是你派出來的眼线。在工程监理人员配备上。把我的那些小徒弟都推了出來。摆明了不想在施工上做手脚。不过。水利工程就是这样。尽人事。听天命。这工程质量五十年一遇绝对沒问題。但若是真碰上了百年一遇的大洪灾。河堤不一定能经受住考验。也只能自认倒霉……”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了一整天。不但沒有一点停下來的意思。反倒有越來越大的迹象。李国良自然知道严宁在担心什么。只是这水利工程就是这样。沒有绝对万无一失的。

“县长。我听说你在东海镇当镇长的时候。谷局长在你手底下吃了亏。要我看这次他能如此卖力的修筑河堤。估计是被你吓到了。要说谷局长这人。乡镇党委书记出身。工作能力是沒的说。处理人际关系更是一把好手。就是这性子太贪了。若不是因为这个贪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