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济走了下坡路而矣。多少也算是个人才吧。再加上耐不过战友的情面。王刚勉强答应了下來。
随后几天。王刚终于抽了一个空子。领着李远华跟严宁见了一次面。王刚虽然沒说什么。但严宁也知道李远华是什么意思。无非是想借着自己的势。谋个一官半职罢了。不过。作为领导。严宁可不会像李志一样只要收了钱。就拍着胸脯许诺。客气的跟李远华交流了一会。严宁便端茶送客了。
有了这次李远华的例子。严宁便把目光投向了人大办、政协办这些冷部门。也刻意的接纳一些合适的人选充实到自己的后备力量中。当然。严宁可不是书记。也沒有一言九鼎的份量。不是说随便安排谁就能安排的。还得挑时机。挑位置。不过总算是打破了手下小猫两三只的尴尬局面。
十二月中旬。双江市委批准了榆林县设立招商局的申请。初步意向招商局为县政府领导下的正科级行政单位。核定行政编制十二人。含领导指数四人。事业编制十人。工勤人员四人。人手由榆林县委、县政府自行补充进。几天后。榆林县招商局正式挂牌。办公地点暂时设在县政府办公楼一楼。第一任局长。党组书记就是严宁推荐的李远华。
李远华能从人大这个冷衙门调到招商局担任局长。这是所有人都沒想到的。甚至很多人压根沒听过李远华这个名字。早在严宁提议成立招商局之初。就有很多消息灵通人士就把目光盯在了这个升迁的机会。甚至有几个副职干部抱着成捆的现金跑到李志的家中。阿谀奉承。一脸的奴才像。目的就是要把这个招商局长的位子收入名下。可谁想。这局长的位子最终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抢去了。
一些在李志身上下了重注的干部哪能服气李远华抢了自己的位子。多方打听。才知道这李远华是人大办的主任。几年前在花河镇当过一届的副镇长。要知道。在条件坚苦的乡镇做副手工作不比县里。只要稍稍有些后台。一碰上调整。领导多少也会给予考虑。最次也会安置一个差不多的局委办当副手。可李远华三年前被调整后。便蹲在了人大办主任这个冷板凳上一坐就是三年。很明显是沒有什么路子的。
在县一级工作的干部。从副科到正科看似只差了半级。其实却是一个老大的坎儿。如果某个干部工作能干。善于逢迎。那么只要资历差不多。一把手赏识。群众基础好。一遇到空缺。很轻松就能提为副科级干部。但想从副科级提拔为正科级。成为各局委办的一把手。那么。沒有坚强的后盾可说是一点沒有可能的。至少县委书记这一关你得过去。
可是问題就來了。李远华不过是人大办的主任。严格來说只能算是中层干部。虽然说人大的级别比较高。但比起县委办、政府办这些距离领导近的实权部门。却是差了老大一截呢。这回怎么就让他抢了先。于是。不服气的人继续深挖。终于有消息灵通的人挖到了根源。李远华的上位却是严宁严县长推荐的。直到这时。人们才反应过來。严县长的力度似乎比李志李书记來的要更猛烈一些。
从李远华上位让榆林的干部产生了一个共识。严县长是一心干实事的人。不屑于争权夺利。但不争是不争的。不代表严县长沒有人事话语权。如果严县长真要争夺某一个岗位。就是徐书记也得充分考虑。基于这个共识。一些干部开始把目光转向了严宁。于是。李志家的生意顿时冷清了下來。这却是严宁始料不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