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您费心,一定要找到我的妻儿!此恩铭记于心!”说罢,从身上撕下两片衣服,将额头磕破时流的血染于其上,交给孟婆。
“走吧,莫回头。”孟婆说完,闭目休息,又恢复到了没有一丝烟火气的样子。
欧阳宇鞠躬再拜谢,掉头往那乱投井寻去。
约莫走了二里左右,他停步开始细细搜寻那口井。片刻后,只见一块暗青色石砖角在暗绿色杂草中露出,并不显眼,亏得自己搜的仔细,拨开杂草,只见一口直径一米多的班驳古井,探身查看,不见井底,井中漆黑一片,深不可测。
站立片刻,他似是对自己说道:“我们一生不分离,永远不分开,一定要在一起!”说完便纵身跃入井中,消失不见。
就在此时,奈河桥边的孟婆孑然一叹,自言自语道“若来一人便求我,我就帮一人,我还如何在此立足无数年。罢了,以后总有用到你的时候。命数弄人啊。”
当欧阳宇投入井口不久,只觉身边深幽无比,没有半点光亮,好像在虚空飘荡。
不久后感觉身边好像无数双手在撕扯自己,浑身痛不可言,像是把自己做手术般弄个支离破碎。
“啊~!”欧阳宇大叫着翻身坐起,浑身是汗,刚才是在作噩梦么?难道刚才的梦就是自己想不起来的那段记忆?
应该是了,自己的年龄、身体应了孟婆的那句话:“只是能保证同一空间和大致时间段,并不精准,而且不能保证你进入其他空间后依然能保持现在的身体、年龄和样子”。哎,无所谓了,穿都穿了,自己身体没有大变,只是年龄小了,并不碍大事。
想到此处,忍不住几天来的困意,又沉沉睡去。
他这只蝴蝶已扇动了翅膀,不知道历史的车轮会否走偏了轨迹。
注1:奈河桥是中国道教观念中鬼魂历经十殿阎罗旅途后,准备投胎的必经之地。在奈何桥上,会有一名被称作孟婆的年长女性神祇,给予每个鬼魂一碗孟婆汤以遗忘前世记忆,好投胎到下一世。传说死者到了奈河桥,生前有罪的要被两旁的牛头马面推入“血河池”遭受虫蚁毒蛇的折磨,而生前行善的死者过桥,却非常简单。据民间传说描述,凡人死后亡魂都要过奈河桥,善者有神佛护佑顺利过桥,恶者被打入血河池受罪。《丰都宗教习俗调查》一书对此有过详细的描写:“桥分三层(或三座),善人的鬼魂可以安全通过上层的桥,善恶兼半者过中间的桥,恶人的鬼魂过下层的桥,多被鬼拦往桥下的污浊的波涛中,被铜蛇铁狗狂咬。每年香会时,香客争以纸钱或铜板掷入池内,并以炒米撒入池中,以为可以施给饿鬼。多老年香客,喜欢从上走过,以为走过此桥,死后可以免去过奈河桥之苦。”由此可见,建国前一些善男信女到桥前烧香化纸,施舍钱物的虔诚,只求死后佛能护佑过奈河桥。庙里僧尼们更是生财有道,为了捞取更多钱财,故意在青石桥面涂上桐油、蛋清,使过桥香客,尤其是老人和小脚女人行步更难,常常摔倒在桥上,人人诚惶诚恐,只好拿钱消灾。从而加深了奈河桥的神话色彩。世上本无鬼神,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人们更不会被鬼神所迷惑。奈河桥是历史的见证,是人们良好心愿的象征,旨在教化人们多做好事,行善积德,造福人类。这正是:行善自有神佛佑,作恶难过奈河桥。为人不作亏心事,走过奈河桥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