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恐怕是除了盔甲外欧阳最为看重的一件装备。防具和小东西准备完毕。兵器欧阳不打算改动唐刀。唐刀的设计已是这个时代刀类的巅峰。沒有必要改动。只是在材质和制作工艺上修改一二便可。
所以欧阳翻看了多次资料。终于找到了这把军用连弩的解剖图。其中最关键的核心部分是勾心、悬刀和望山还有弓片等零部件组成的“弩机”的改变。更简单。更牢固。FPS更高。最高可达300。其次便是弹仓。也就是弩箭储存仓。可以整齐排列十三枚弩箭。
欧阳之所以沒有将盘龙弓拿出來装备特种兵。其一是制作流程复杂。所需零部件太多。一旦在战场上损坏一处就废弃了。其二是盘龙弓毕竟有声音。而弩却是无声无息或者极小声音的存在。特别适合于“特种旅”这只部队性质的存在。偷袭、暗杀在一定距离外绝对是不二的选择。而且其零部件较少。容易替换。可以小规模化量产。这就保证了自己六十人队伍的供应。
弩长不及半米。也就是也就是一尺半多一点。十分方便携带。如果采用铁制弩身。净重不及六斤。木铁混合弩身不及三斤。即使长途跋涉也不会对体力有太高的要求。预计有效射程两百米。精准射程一百米。在欧阳这个骨灰级唐迷的记忆中。《唐六典》卷十六提供了资料:“甲之制十有三。一曰明光甲、二曰光要甲、三曰细鳞甲、四曰文山甲、五曰乌鎚甲、六曰白布甲、七曰皂绢甲、八曰布背甲、九曰步兵甲、十曰皮甲、十有一曰木甲、十有二曰锁子甲、十有三曰马甲。唐朝有十三种制式铠甲。其中以明光为最。而这种弩的出现。则百米内穿透文山或者细鳞二甲不成问題。可见预计威力极大。
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弩的出现。将代替欧阳思维中热武器的出现。它的存在绝对是一个巅峰。唯一让欧阳担心的是以现在的人才而论。楚天、大师兄付生、四师兄朱然。还有大哥五郎。加上他自己一共五人。能否炼出好铁好钢。能否将所制作的东西更精准。更容易产量化。这才是难題。
一念及此。他不由头痛。在他进入大唐军队以前。已经告诉大家收留孤儿的方法。可如今好像还沒有举动。欧阳不知原因。也沒有去问。这一点看似无意。却是他所有大计的基础。。人才储备。
他不可能将大唐的所有自己需要的人才网罗过來。他不是神。不是仙。只是一个拥有先进知识和预知历史走向的蝴蝶。说句不好听的。或许某一时刻他拨动了历史车轮的轨迹。自己再次消失或死亡都是尚未可知的事情。
他需要技术方面的人才來将他脑子里记着的东西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他需要管理方面的人才來将这些生产力整合并飞跃成财富。他需要政治方面的人才來贯彻今后他可能采取的改革措施......他需要太多的人才。而培养这些人才的人才却还未出现。需要自己身体力行去教。去开启。
这是他让家人收留孤儿的原因。他们将成为火种。提前共享他脑中和“金手指”中的知识。或许在以后的日子里。能成为延续华夏文明的火种。并为子孙后代开启新时代之门。
欧阳揉了揉脑袋和眉头。有时候不自觉的感觉到压力很大。这本不是他所希望的生活。却是他必须面对的生活。想要不负这第二次生命。想要寻找到未知的妻儿。他必须一步一步來。可这每一步在别人看起來神奇无比、轻松自然。却只有他自己知道其中的辛酸苦辣和精神以及心理的双重压力。
“呃。。”他将一叠图纸扔在一旁。深吸一口气。努力力顺自己所要做的条条框框。
“八郎可在。”一声苍老的声音从门外传來。欧阳一听。竟是楚天。暗忖这老头子大中午的跑來找自己做什么。不是让自己有时间去找他聊么。怎么自己放马杀过來了。
想归想。还是起身整理一下着装。开门去看。这一看倒让他吃了一惊。楚天带來的两位弟子和五郎齐齐站在他身后。笑嘻嘻的看着自己。
好么。说曹操曹操到。刚才还想着自己和这一众人如何一步步将钢铁的冶炼弄好。不想人都自己跑來了。欧阳笑嘻嘻的看着众人行礼道:“伯父好。各位大哥好。你们这是。”
“八郎。怎么着。想让我等在这冰天雪地里和你聊天么。这可是待客之道。”楚天抚须。难得的开起了玩笑。看來老头子心情不错。
欧阳苦笑。连忙掀起厚厚的挡风帘子。伸手请道:“小子哪敢。您就是借我一个胆儿也不敢如此。快请里面坐。”
四人笑着依次而入。最尾的五郎一掌拍在欧阳后脖颈上捏了捏。朝欧阳使了个眼色低声道:“师父对你提过的炼铁炼钢甚感兴趣。八弟你可抓住机会。过了这村便沒这店。”
欧阳会意点头。关门取杯。正要奉茶。突然想起自己房中一点儿都沒留过。不是云娘等人不细心。而是他真喝不惯这唐朝的茶叶。不炒不说。还要放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实在是喝不惯。
他尴尬一笑道:“伯父。我这房中无茶。若不闲怠慢。一杯热水可好。”
“茶不茶。水不水的都不重要。某脾气也直。向來不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