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得异常发达,每年光是民用船舶的维修用防腐涂料消耗量就超过1500吨。再加上其他工业项目的需求和出口,华美每年都会消耗大量的天然动植物油脂、煤焦油或木焦油,相关产业十分兴旺。
换而言之,对于每年光是载重2000吨以上的大型远洋商船就要新增十几艘的华美来说,未来的船舶维护与改装已经是一个不容小觑的市场了。
今天,在紧邻维修船坞区的另一个大型干船坞正在充水,一艘全新涂刷后的海军战舰正随着水线缓缓上升,上百名船厂工人紧张守候在干船坞两侧。为即将到来的下一步工作准备着。
船坞边,没有任何庆典仪式或欢呼声,十几个装扮不一的中老年人还在彼此交头接耳,腋下的文件板在互相传递,其中最为显眼的是两位身着海军制服的男子,其中一位是挂着海军准将军衔的欧裔老人。
当充水完毕之后,守在船首位置的一位工人这才一把撩开了遮盖在船号铭牌的红布,宪法号三字抢眼而出。
宪法号,在持续一年的“超级延寿与大改工程”后。终于迎来它服役以来堪称改头换面的全面新生。
“亚戴尔上校,这次的宪法号的海试至少要持续三个月,不能有任何隐患。我希望海军工程监理小组要全程跟进,每个月都要给我一份详细的报告!”
视线从宪法号上挪开。海军准将肯特从人群里退出,顺带招来了负责宪法号延寿与大改工程的军方监理负责人亚戴尔上校。
和早已经退役的海军宿将安德鲁一样,肯特是最早一批加入华美海军的欧裔水手,曾参与过第一次远东军事行动。还担任过第一任亚洲舰队司令,在华美海军中无论是资历还是作战经验都名列前茅。
几年前安德鲁以海军少将军衔退休后,肯特晋升为海军准将。成为第二位欧裔海军高级将领,接过了海军司令部后勤与装备总监的职务。
作为本土舰队司令文拓的老部下,运输舰长出身的亚戴尔也曾担任过一任宪法号舰长,还指挥宪法号参加过与荷兰西印度公司交锋的巴西战争。
因为更擅长后勤组织工作,所以在巴西战争之后,亚戴尔从作战舰队退了出来,担任了几年海军长岛学院的高级教员,如今又转任海军造舰工程的监理官。
肯特准将眼中焕然一新的宪法号,不仅仅是一次传统意义上的战舰大修或是装备,它还牵扯到如今华美造船工业的一次大胆尝试,所以不得不让宪法号大改装的最高负责人肯特准将慎之又慎。
一艘战舰的延寿改装工程的完工出坞,就能惊动后勤与装备总监亲自到场,甚至在场人群里还有北洋船舶集团和国有青城造船公司的技术代表,可见其重要性已经超过了原本的目的。
根据海军司令部几年前拟定的海军扩军计划,迄今已经服役超过二十年的宪法号,其服役年限将延长到1655年以后。但其最初的试验舰型性质,导致其结构设计和建造工艺充满了大量验证性内容。
在二十年前的首航锅炉爆炸事故之后,华美海军内保守思想盛行,宪法号最大的存在意义不再是纯粹的军事作战,而是为之后的海军舰船建造提供更多的参考经验。
可怜的宪法号,虽然在服役期间曾为那次锅炉爆炸事故竭尽全力洗脱不良名誉,甚至还在十年前的巴西战争之后经历了一次从轻巡洋舰降格为护卫舰的“耻辱”,但还是没有摆脱再次沦为华美造船工业试验品的命运。
宪法号上的服役官兵不愿意看到自己的爱舰退役,海军司令部也有维持主力舰队规模的硬性数量指标,工业部更有尝试启动船舶深度改造产业的意愿。
延寿改装工程不光是打算让已经服役二十年的宪法号从现在开始再延长至少十年的服役寿命,而且还包括对整个船体结构进行大改,包括船尾加长、船体加宽、加大型深和重新调整动力舱布局等多项风险最大、难度最高的项目。
和后世各大造船强国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的船舶改装业相比。华美的船舶工业还仅仅局限在设计建造新船上。
对于技术复杂度更有讲究的船舶深度改造而言,通常是能不碰就不碰。在许多年轻的船舶工程师看来,这种高风险高耗费的大改造远不如建造新船那么简单省事。
随着国家经济规模高速壮大,通货膨胀的泡沫渐渐挤掉,或者说随着行业竞争加剧,现在华美船舶的建造价格可以说是一降再降,早就不是十几年前的北洋船舶集团一张嘴独家说了算。但宪法号的延寿与深度大改工程,总费用也超过20万美元,和一艘全新的苜蓿级护卫舰的最新改良型的造价相当,工期也长达一年。
经费有了东联集团每年一笔的“海军俱乐部基金”捐赠而不成问题。加上工业部的拨款,等于是海军完全不花自己一分钱就能得到一个结果,所以一贯保守的海军司令部在一年前干脆利落地把宪法号送到了手术台上。
宪法号的延寿工程需求极为复杂,船体原本结构一旦发生较大的改动,就会涉及到船舶改造的浮载调整、稳性计算等一系列高难课题。所以改造方案设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