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马迁移。讀蕶蕶尐說網各地流民蜂拥而入。再加上打下几处堡寨。粮草物资暂时充足。建设葫芦峪这个大本营。成了吕世现在工作的重中之重.
黑虎寨的大本营也跟着老营转移到了葫芦峪。所有原先不曾搬迁的如工匠营。老人组成的藤甲编制营。儿童团等等都随着老营搬迁。黑虎寨作为葫芦峪的前沿重地。留下了李力黑虎队和老八队的6、7、8四个队。还有充足的物资和充足的攻守器械驻守。黑虎寨成了真正的大兵营。真正的前哨警戒基地。当然。他们的家属还是征求他们的意见决定去留。其他一切人员全部进驻葫芦峪。为即将到來的大开发。大建设做好准备。
原先葫芦峪里的大厅也改成了黑虎军的议事厅。这是整个葫芦峪的行政中心。平时军议。剩下的时间便是孩子们的学堂。
随着先期窑洞的开挖完毕。吕世等山寨现在的头领。都搬到了离葫芦峪山寨不远的那排。刚刚挖出來的窑洞里去住。这也算是特权吧。
吕世被安排在窑洞最上一层中间的那孔。窑洞分内外两进。内里是一个火炕。上面早就铺好了崭新的席子。还有一床大红的被褥。看样子非常的厚实且暖和。可能是哪个豪强娶亲预备着的吧。这下成了吕世的铺盖。这少不得还得到大家一阵调侃戏弄。
靠近墙的地方是一个大的柜子。那是为他准备放些衣物的地方,但现在却空着。吕世的衣物家当就全在自己身上呢。哪里还有额外。
外间算是中堂。靠窗子是一张古色古香的八仙桌。八仙桌靠墙挨窗的那边放着一把太师椅。椅子上还细心的垫上了一块不知道是狼还是狗的皮子。桌上是一盏擦拭得光可见人的油灯。油盏里是满满的桐油。
在这个时代。点上一盏桐油灯那是富人家的奢侈。穷人家是万万享受不起的。黑虎寨上。当初就只有吕世來的时候才为军师添置了一盏。但开始的时候就连喜欢夜晚明亮的吕世。也不舍得点的太久。
桌面上是一摞厚厚的白纸。还有一管上好的毛笔和一块好砚台。这让吕世欢喜不已。虽然自己的毛笔字不是很好。但也不愿意总拿着碳条來书写记事。先不说拿碳条写字总是弄一手黑。最主要的是碳条写的东西非常爱掉色。一个不好就花掉了。让原本细心纪录的重要东西便成了白费功夫。也曾经试着拿鹅毛做笔。可能是自己不懂还是什么。一沾上墨汁。手稍微一抖就黑了一大片。东一块。西一块的。整张纸上就难看的不行。这下有了笔墨。就不必为这个闹心。
靠墙的地方摆着三张太师椅。看來这是原先的一套。也不知道是在哪里缴获的。三叔有心。就全摆在了自己的窑洞里。桌前的是为自己办公用的。那三张是为哪个來自己这里的兄弟汇报时候坐的。然后就是一些小的家具摆设。简单实用。
窗门都是按照窑洞的形状打制新的。严实合缝。沒有一点冷风吹进來。窗户上面还糊着厚实的窗纸。上面还仔细的拿桐油浸过。这一來为了防雨。更增加透光度。让整个窑洞变得明亮起來。
别人的窑洞就都是旧的门窗。都是在外面卸下來的战利品拼凑的。漏风处还都拿茅草和泥巴堵着。就连过天星和三叔的也不例外。这就看出大家对吕世的呵护了。
窑洞外面有个这排窑洞公用的院坝。但单单在吕四的这块地方摆了一个倒扣的磨盘。周边几个石头的台子。这是闲暇时。大家在天气好的时候坐坐聊天的地方。
吕世的窑洞左边。是过天星右边的是吴涛。然后依次是三叔。
春兰和三叔三婶住在一起。也好方便照顾。一个小姑娘。当初毅然舍弃自己的山寨哥哥。跟着卧牛山黑虎军千里转战。几次冲杀在前。已经赢得了山寨所有人的认可。更何况有了大家不说。但有目共睹的情况。所以。三叔三婶更是拿她当了自己的女儿看待。呵护备至。
然后是赵兴陈策陈三等其他的头领。还有赵铁匠的一孔。这让匠户出身的赵铁匠感动的一塌糊涂。
下面的两排是山寨上的各个队长武长等人的住处。沒有家口的就住在军营里。
后來由于吕世的窑洞宽敞暖和。开个小会就都在他这里了。山寨上的那个大厅大多时候成了吕世和学生们的课堂。只有大型会议和庆功什么的才在那里举行。
三婶和三叔陪着吕世查看了他的住处后。三婶在围裙上不断的擦着手。不住的问;“闯王可还满意。这些家什都是三婶我张罗的。也不知道和不和你的习惯。若是还觉得需要添置点什么。我马上就叫你三叔去库房拿來。现在咱们的库房里那是什么都有的了。”言罢便满足的“呵呵呵。”的笑。脸上再无往日的愁苦。
吕世忙摆手阻拦道;“三婶。闯王。这称呼谁都叫得。就是三叔三婶叫不得。我还想多活两岁呢。以后便是吕世或者大侄子叫就行。”又道:“三婶费心。这已经比别人强的太多。小侄真是不忍。不过有一事相求。”
“都是一家人。还说什么求不求的。”三婶嗔怪着道。
吕世拉过还腻在自己大腿上的小丫。笑着道:“还要给我弄副小的被褥。这孩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