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地球最后一个帝国> 第501章 冬天就要来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01章 冬天就要来了(2 / 3)

治权利车臣人保留,这也算是车臣与其他加盟共和国不一样的地方。

瓦希尔带着七万车臣大军与赵建国的军队合兵一处,自索契偷袭成功以后,阿拉伯帝国的军队开始大规模调动,在希腊斯巴达地区,塞浦路斯地区,黎巴嫩和巴勒斯坦本土的陆军,三十多个师随着海军北上,迅速击败土耳其军队,攻占希斯坦布尔。

土耳其国家政体宣布灭亡,巴尔干所有在伊斯坦布尔的流亡政府垮台,同盟国势力彻底被从巴尔干摸去,阿拉伯帝国在土耳其成立傀儡政府,土耳其以亲阿拉伯帝国的身份加入阿拉伯联盟。

阿拉伯联盟终于完全控制中东,两大海域地中海和黑海成为阿拉伯帝国的内海,征服土耳其以后,阿拉伯军队从索契港登陆,赵建国在高加索南脉的总兵力高达一百万人。

俄罗斯人恐慌了,叫嚣着要莫斯科广场阅兵的斯大林恐慌了,现在斯大林与德国形成拉锯战,已经打得非常艰难,如果阿拉伯这一百万军队投入战争,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只能顷刻崩溃。

美国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罗斯福愤怒下令出兵,本来美国的海军载着美国陆军要在葡萄牙登陆,与进入西班牙的德国和意大利军队作战,但是现在阿拉伯帝国军队在俄罗斯登陆,深深触动了同盟国。

同盟国害怕俄罗斯被消灭,这对于同盟国来说是一个不可挽回的灾难,因为如果那样,赵建国和德国的势力就完全结合在一起,并且打通了通往东亚的道路,与日本人连接了起来。

整个欧亚大陆就都成了法西斯的天下,虽然所有同盟国都想看到阿拉伯帝国与日本帝国,两个法西斯国家互掐的场景,但是他们还是不愿意看到同盟国的军队被赶出大陆,只能在美洲,在英吉利,在澳大利亚与法西斯国家作战,那样在整个世界来说,同盟国就已经被边缘化了。

所以丘吉尔和罗斯福商量后,丘吉尔顾不得英国在戈林派遣轰炸机轰炸全国重要工业设施,工业陷入瘫痪的尴尬场景,支持美国和英国的海军到达地中海,美国陆军在葡萄牙登陆后,海军与英国海军合兵一处,杀气腾腾地冲向塞浦路斯。

美国人和英国人的想法很简单,现在整个地中海几乎都成了阿拉伯帝国的后院,阿拉伯帝国可以尽情的伸缩兵力,英国和美国就是要派遣兵力,直插塞浦路斯,在阿拉伯帝国的心脏上捅一刀。

塞浦路斯无论军事还是经济,地位对于阿拉伯帝国来说都非常特殊,从地理上将,地中海是一个u型海,塞浦路斯在u型的深处,靠着阿拉伯帝国三面大陆,土耳其,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以及非洲大陆,无论哪一面,都是现在的轰炸机航程能够到达的地方。

塞浦路斯一旦被攻占,阿拉伯帝国三面都必须增兵把守,甚至耶路撒冷也在轰炸范围之内,并且英美军队可以随时出兵阿拉伯帝国本土,对沿海的工业设施进行无差别打击。

而最为重要的还不在此,当初为了工业体系的完整性,和将重要工业都控制在复国军手中,所有尖端武器的生产,潜艇,飞机,重炮等等,全部在塞浦路斯的冯玉祥驻军基地,如果这里被攻占,阿拉伯帝国将失去几乎全部的重要军工设施,无疑是一次重大的灾难。

英美军队向地中海的消息一传来,徐田未通知远在俄罗斯的赵建国,立刻下令波斯湾,阿拉伯海,亚丁湾,红海和苏伊士运河的海军,大部分北上地中海,与地中海的海军集结,在阿拉伯军队在索契港登陆以后,奥列格的海军南下,在塞浦路斯西海岸与其他海军汇合。

一时在地中海集结了十余万阿拉伯海军,和三十几万英美海军,徐田亲自坐镇塞浦路斯,准备抗击英美,可是徐田也知道阿拉伯的海军装备远远不如英美海军,于是紧急向德国和意大利求援。

意大利从撒丁岛发兵,七万意大利海军南下,本来意大利有二十几万海军,但是被英法打的七零八落,剩下三四万不到,直到刘武阳地中海海战以后,意大利取得了地中海西北面的主动权,才慢慢开始重建海军。

德国新建成一艘战列巨舰,卑斯麦号,与两个航空母舰舰队一起南下,兵力达到十五万,法西斯集团与英法集团,在地中海几乎集结了三分之二的海军,准备来一场海上的旷世大战。

这一战,将决定未来海洋的最终归属,也间接决定着两方的命运。

如果阿拉伯联盟战败,阿拉伯帝国会将自己的腹心暴露出来,而德国将失去对英吉利海峡的控制,不但法国,连德国本土都岌岌可危。

而如果同盟国战败,同盟国没有海军以后,德国势必控制大西洋航运,美国别说出兵欧亚大陆是个困难,就连想向英国输送一点补给都很难办到,而且要日夜提防法西斯的海军跨越地中海,袭击美国本土。

全世界的眼光都集中在地中海,这时,其他地方的战争,好像都黯然失色,包括英吉利海峡,包括中国的中原大战,包括俄罗斯的保卫战争。

相对来说,第三场战争,比另外两场战争吸引了更多的注意,但是赵建国却没管地中海,而是专心地打着自己的战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