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听故事吗?我有个故事想讲给你听。”
众人皆倒,纷纷指责刘东西无耻,刘东西却笑嘻嘻地做了个罗圈揖。
“想听,你讲!”王大可却没有放过他。
“都坐下,都坐下。故事很长,你们都别累着!”刘东西盘腿坐在火边,这次挺注意,没坐在下风头。
“这个故事,和纸钱有关……”刘东西看我们都坐好,表情一肃,缓缓开始。
从前的时候,有个乡下穷书生,独身一人住在村中,不事农事,一心苦读。村里的人见他勤奋,也时常接济他衣食,不求未来回报,只是看重他这一番恒心。
但是村里人终究也不富裕,接济他的无非就是一些粗陋饮食,只能勉强维持个半饥半饱。这个穷书生既然知书,自然达礼,每每有乡邻送饭,都是长揖及地,行拜见父母之礼。
虽说有人接济,温饱无忧,但是这书生却另有无法解决的困难。
常言说穷文富武,其实只是相对而言,读书一点也不少花钱。比如说,圣贤书你买不起刻印版当然可以手抄,但是笔墨纸砚一定得有,不然你抄书都没得抄去。
这穷书生也算是书香门第出身,家中却有传下来的几套书经,残砚秃笔。但是这纸可是个金贵东西。书生一个大钱没有,墨可以自己烧炭,纸却没钱买去。
读书可以没纸,但是考试没纸可不行。书生虽然是乡野鄙人,但也知道要想金榜题名,除了才学还得有一笔好字。但这字可不是天天在沙盘上画就能练出来的。
眼看明年就是大举,自己执笔在纸上写的字却屈指可数,书生心急如焚,无心读书,到处寻找替代品。
那个时候可没有包装纸,北方也没有大叶子树,书生心里着急,已经有些痴了,天天村头巷尾寻摸,惹来不少非议,接济的饮食少了许多,白眼和嘲讽却多了不少。
就在心灰意冷之时,书生却在地头捡到一串精美的纸钱,个个都有巴掌那么大。
虽说巴掌大也不是多大,但是蝇头小楷也能写上百多个字,这一串纸钱也能用上不少时日。
书生读圣贤书,自然忌讳也少些,只是不问而取的道理是断没有的,当下匆匆磕了俩头,取了纸钱匆匆离去,回家生火制墨暂且不表。
但就在当晚,却发生了一件诡异的事情。书生发现自己写在纸钱上的字过上一会功夫就会四散横流,凝成一个古怪的纹饰。再不信鬼神的人遇到这事也会心惊,更何况院子里还偏偏传来一阵阵竹棍敲地的声音。听起来就像是有人拄着拐在院子里来回行走。
书生想看又不敢看,只有将条凳堵上大门,坐在条凳上默念论语。
偏偏就在这时,那声音却停在门口不动了。书生面无人色,只觉得一门之隔便是地狱,再不敢坐下去,匆匆起身却踢翻了火盆。滚烫的碳粒撒了一屋子,正好将纸钱引燃,很快就烧光了。
院子里竹竿声响起,片刻之后,声音消失无踪。
书生不敢再睡,坐在床上,拥被到天明。
天亮开门一看,满院子全是竹竿戳的痕迹,尤其是房门旁边。书生看的心里发麻,便想去找村里的神汉过来看看。
虽然不情愿,神汉还是来转了一遭,却并没有发现什么端倪,反而以为是书生自己在院子里戳了一圈来消遣他,气哼哼地走了。
书生自己也纳闷,但是纸钱已经烧光,除了满院子的洞自己也没有什么证据,只好不了了之。
凡是读书人,大抵是有些迂气,只道是纸钱已焚,再没什么后患,自己也就放下心来,继续读书。
这一个白天倒也无事,只是到了晚上,却又发生了怪事。
书生家贫,自然生不起火烛,到了晚上只能借着火盆微光做事,书是读不成,主要是默诵和自辩。
白天折腾了一天,晚上也无心干别的,早早就上床睡下。谁知到了半夜,书生却被一股冰冷的寒气冻醒了。
屋里不知什么时候变得灯火通明,正中间摆了一大桌子菜,桌子周围坐了一圈人,正直勾勾地盯着桌子中间摆的菜,谁也没动筷子。
书生吓得马上闭了眼,但又觉得这么老闭着眼不是个事。一来不可能闭着眼就能把人家闭走了。二来自己是个读圣贤书的人,怎能被这些鬼魅吓倒?
想到这里,书生气血上涌,睁眼就要呵斥。谁知一睁开眼睛,却差点咬了舌头。
就在这片刻的功夫,那一桌人已经离了桌子,团团围在他的床边,一张张五官不明的脸冲着他,就像是刚才冲着那桌子菜一样。
书生哪受得了这个,一声尖叫,晕了过去。
当他醒来的时候天已经亮了,屋里一切如常,那张桌子和一群怪人已经无影无踪。
书生起床查看一圈没有发现什么不对,却有一摞上好的宣纸摆在案头。书生大喜,认定了是老天可怜他苦读不易,派神差送纸,当下跪倒拜谢,心里还埋怨自己昨晚对神灵不敬,竟然晕了过去。
当天书生运笔如飞,将腹中锦绣尽书于纸上,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