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而且这一淋,也将石灰水与糖酸产生反应的杂质与黑渣一起淋下,流入下面的缸中。漏斗中留下一层白霜,愈上颜sè越白,也越甜,而且真正结成了晶状的颗料。中层是黄砂糖,下层是褐砂糖,也是最次的糖,无论甜份或者颜sè美观度只能与原来的黑砂糖差不多。
但褐砂糖也可以当作糖来销售,价不高罢了。
大缸里的东西也不会浪费,沉淀后,上层的黑sè残渣可以用来酿酒,与六成的米酒兑勾后,是很好的糖mi酒。
下面的东西有些乱了,有泥水,有石灰与糖酸中和的产物,还有些重糖晶,但它却是最好的肥料。榨出的蔗渣同样可以做堆肥。
站在外面,郑朗让衙役一人发了一包东西,就是黑砂糖,道:“未经过su冬,糖份未凝结,不甜,大家可以尝一尝,马上再与另一种糖做一些比较。”
大家尝着糖。
陆二郎道:“还是春天的糖甜,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郑朗微微一笑道:“那时季,甘蔗经过su冻过,糖份凝结,马上新糖制出来,也没有那时甜,所以我说最早要到年底动工,最佳时季却在正月。过了二月天气回暖,甘蔗不易保存,又不佳了。”
吃着糖,大家一起在议论,刚才那个扬州的张大郎急切地问:“还要等多久?”
是他朋友邀请来的,说再不来,发财机会错过,莫要怪他。
“很快,”郑朗说着,走进去看了一会儿道:“你们可以进来了。”
一起再度走进去,结晶体已经产生,还在斗内,郑朗从斗上取出最上层的白砂糖,用荷叶托着,拿了出来,放在阳光下让诸人看。
不用吃,仅凭颜sè已让诸人看得入mi,一颗颗小粒,象白雪,又比白雪多了一份晶莹,象盐,又比盐多了一份纯净,象白玉,比白玉又多了一份锁碎。
“各位,再尝一尝。”
大家小心的撮了一簇放入嘴中,一个个道:“好甜,真甜!”
“再过两个月后,甘蔗冻浆,更甜。”
“好东西啊。”一个个全部盯着它看,眼中闪着贪婪的神情,都失态了。糖霜是好东西,可见效太慢。那有这般速度!速度就是效率,有了效率就可以大幅度提高产量,那也意味着滚滚铜钱源源而来。
一个个怦往呼吸,一动不动,脑海里却在闪动着许多心思。
皆想到两个字:配给!
这是宋朝古怪专营体制造成的思想观念。
比如茶,先是国家专卖,分了荆南府、汉阳军、无为军、蕲口、真州、海州六榷货务专售,给园户本钱,成熟时售给朝廷,再从六榷货务售向全国。杭州的散茶,朝廷每斤平均给十三文,售价却是三十文,福建建州茶在宋朝是谓翘楚,也贵,头金一百三十五文,售价却是五百文。中间还有一些运费与损耗,可差价也是惊人的。
但什么事到官府手中不正常了,下面官吏为了政绩,拼命逼园户采茶,连秋老黄叶也采了过来。卖不掉,于是强搭,塞给商户。这些商户能得罪么?不仅是商户,有少数就是各大豪门为商为贾。如能得罪,史上王安石的市易法都不会引发争议。一逼,不得不改。输钱给京城,京师给券,以券到茶园里自己买茶去。后来用兵西北,转粟米不便,于是让商人自己运粟米过去,西北计粟米给交引。
方法似乎很好,可时间一久,又变了味,西北军方也要贪也要墨,防务虚抬,本来需一石米的,虚抬成十石,交引与茶量大相径庭。再改,林特等人改成交引法七条,越改越繁琐,只要一繁琐总没有好事发生。因此郑朗说简而无傲。
但当时得到好处,未改前收益七十三万贯钱,改后是七百万贯。根据油锅理论,菜油下锅后受热损耗一部分,锅碗碟盆上又损耗一部分,甚至抹布也要沾一部分的油腥气,吃剩下的菜浪费一部分,真正的菜油进入人们胃中只有一半。朝廷收益也是如此,能得七百万贯,下面层层贪墨,实得最少在一千万贯以上。奇迹啊!
这种交引法不但没有控制交引的泛滥,却使它变得更多,谋利越来越少,最后只有二十三万贯,茶却越贵。利呢?利润却渐渐为少数几个大茶商掌控,比如陈氏的父亲,陈茶商。
不符合国家的利益,再改,天圣元年,换成通商法六条,主题思想就是朝廷不给园户本金,允许商人与园户自己交易,朝廷专收商税。可新法一出,朝野上下全部反对,原因这样一来,所有商人都有平等机会经营茶叶生意,以前豪强的垄断地位dàng然无存。特别是赵祯的老师孙奭带头反对,天圣三年在孙奭带领下,实行三说法,结果所有弊端一一重现,仅景祐二年前五年,河北十六州军虚费就达到五百六十八万贯。赵祯于今年只好再次让李咨用贴射法代替三说法,然而李咨在天圣初年吃够了苦头,未改之前上书道,恐豪商不便,依托权贵,以动朝廷,陛下须下诏戒敕。
你让我变可以,但丑话讲在前面,有什么不好的后果,陛下,你得替我担待着。这一改坚持了几年,最后在豪强磨牙中,又恢复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