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的星空,是多么的美丽呀!那无数的、闪烁的星星,是那么的平静,那么的安详,既像一只只明亮的眼睛,又像一盏盏亮晶晶的银灯在看着李德、映照着德国元首,使他陷入往日之中……
←←←←←←←←
德国侵入苏联前夕,希特勒委任罗森贝格为东方部部长,负责开发被占领的苏联领土。这个人是纳粹党的理论权威,出生在波罗的海,因而比其他人更懂得东方人的心理。
虽然他有很深的哲学造诣,但国家社会主义的德国奉行“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实用主义政策,从最高领袖希特勒到最基层的街道办主任都是实干家,而且一个个忙得屁响,没人听他满嘴跑火车玩虚的,因此他成了打杂的,那儿缺人就把他派到那儿。
1940年,希特勒以保护文物为名,给他个美差,委派罗森贝格设立“罗森贝格特别工作处”,负责征收法国和其它占领国的艺术珍品。
据罗森贝格的报告,从1940年10月至1941年5月,该机构征收的各种文物共11903件,其中绘画5980幅,手工艺品3825件,雕像数百尊,17—18世纪的家俱477件。仅从法国掳掠的文物就价值4亿美元。这些文物中的精品归纳粹头目占有,当然,别人吃肉他也少不了喝汤。
对苏战争开始后,他有了用武之地,被任命为东方部部长。罗森贝格曾设想让乌克兰成为一个同德国紧密结盟的自治国,让奥斯兰,也就是波罗的海三国和白俄罗斯成为一个殖民地式的“保护国”,让日耳曼移民在那里定居,使其德意志化。
罗森贝格压倒一切的目的是让德国不再受到大俄罗斯扩张主义者的压力,要做到这一点,就得分而治之,建立一个与大德意志帝国结成最紧密联盟的自由的乌克兰国。为此目的,就必须从各方面鼓动乌克兰的民族主义,必须给乌克兰的作家、学者和政治领袖一定的自由,建立学校,恢复宗教自由,解散集体农庄。甚至还可以利用1918年的“自由乌克兰哥萨克组织”的残余分子来建立一个“乌克兰政党”,它将在德国专员、他的那些乌克兰顾问和广大的乌克兰公众之间起着桥梁作用。
罗森贝格在试图谋求人们接受他这个政策时,得到了他的东方事务部中那个政治司的热情支持。这个司几乎全部是由一些俄国通组成的,诸如纳粹党国外政治局东方处前主任格奥尔格?莱布兰特和在苏联干了多年工作的前领事奥托?勃劳蒂加姆。可以说,这些人是苏联专家,如果采纳他们的建议,乌克兰人不会那么快地对德国人产生幻灭。
但是,由于希特勒日益露骨的种族偏见,加上罗森贝格太学究气,罗森贝格无法施展他的宏图。希特勒向占领区派出了专员,这些专员名义上归罗森贝格的东方部管辖,实际上直接对元首负责。驻奥斯兰的德国专员是海因里希?洛什,此人对三个波罗的海国家赋予极其有限的自治权,对罗森贝格也比较尊重,所以奥斯兰的大部分地区却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自治。
但是,元首派到乌克兰的专员科赫却是个活灵活现的魔王,他极其蔑视东方事务部里的同僚以及他们研究乌克兰问题的那种书生气十足的态度。他于1941年12月5日在基辅宣称:“我们是主宰民族,必须始终记住这一点,即最卑贱的德国工人在种族上和生物学上都比这里的居民要贵重一千倍。”
因此,有计划地迫害乌克兰知识分子,以使乌克兰人民丧失他们的领袖,压制乌克兰民族主义的一切表现,并为德国的利益拼命剥削农民,这就是科赫的政策。结果至1941年底,乌克兰成了殖民地区。有一则电影镜头是科赫政策的写照:在1941年夏天,两个少年站在路边向德军摩托车手献花,到了冬天,这两个少年作为抵抗德军的游击队员出现在纪录片镜头里。
科赫与罗森贝格水火不相容,达到了无法共识的地步,两人为农业政策吵得不可开交。在科赫看来,乌克兰完全是一个榨取对象,应当用纳粹官员代替布尔什维克官员来进行掠夺,并应让苏联的集体制度保持原状。罗森贝格则认为,不废除可恨的集体农庄,不对农民分配土地,就决不可能使乌克兰人站到德国人一边,热情地为德国人工作。两人对待乌克兰民族主义组织也大不相同。
由于武装部队仁慈的干预,乌克兰的宗教复兴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这时采取了改组教会的步骤,包括在解放了的乌克兰为自治教会任命了一个管理员,即卢茨克和科威尔那个自封的大主教波利卡普?西科尔斯基,以及在基辅、日托米尔、波尔塔瓦、基洛夫格勒、卢勃内、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和比亚瓦—采尔珂夫分别任命了主教。
可是,德军并没有发布过正式的宗教自由的通告,因为这类通告应该由民政当局来发布。罗森贝格指示科赫写一份这方面的通告,被拒绝后央求这位不听话的下属不要去干涉教会的重行开放、教士的授职,以及宗教仪式的举行,受到科赫的反唇相讥:“亲爱的部长先生,你应该加入乌克兰的东正教。”把罗森贝格气得浑身发抖。
两人到希特勒跟前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