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逐鹿大明> 第二百九十章:借水为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九十章:借水为兵(2 / 3)

巨兽张牙舞爪的奔腾咆哮而去以一泻千里之势朝着济南城扑來

巨浪奔腾呼啸洪水涌动下铺天盖地席卷而來尚在数里之外其声已是隐约可闻

铁铉驻足城头回首眼见四面城墙城中密密麻麻的民居屋顶上遍布扶老携幼的百姓狠狠骂道:“反贼朱棣竟如此丧心病狂做下如此人神共愤的恶行”

城门楼前盛庸遥望远处地平线上隐约可见的洪水饶是他历经沙场看淡生死面对如此吞噬一切的景象也不禁有些心惊肉跳千军万马的人力毕竟有限在这滔滔洪水面前也尽显渺小

铁铉自押运粮草入城之际早已抱定了和此城共存亡的念头当下取过酒壶慨然说道:“数日以來和将军并肩御敌不如我等在此歃血为盟也不枉数日來并肩血战一场”

盛庸转头之间眼见铁铉双目之中毫无一丝惧色大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的气度心中不禁暗暗叫愧暗自忖道:不想我等厮杀汉临到头來反不如平日里轻视的一介腐儒伸手以剑刃割破手指后滴血酒中朗声抱拳道:“不料大哥一介读书人生死之际这般豪迈之气倒我等厮杀汉汗颜无地”言罢咕嘟嘟灌下一大口酒

铁铉伸手夺过酒壶滴血入内呵呵大笑着喝下一口酒眼见城下洪水距离不过数十丈呼啸声随风而來朗声道:“若我等侥幸不死必再和反贼朱棣朱权决一死战”

丈余高的巨浪奔腾而來终于撞击在济南城墙上发出轰然巨响巨大无匹的力道下水花飞溅而起掠过城头洪水自城门处灌进临近城门的一片民居在洪水侵袭下瞬间倒塌消逝巨大的水流朝着地势略矮处肆虐而过屋顶立足的人眼见脚下水面渐长不由得仓皇失措胆大扑入水中者口中尚來不及发出惊呼便在浊浪席卷下消逝得无影无踪

矗立山巅之上遥望远处济南城的朱权眼见城门大开任凭洪水冲入略一思忖下已然明了其中用意暗自想道:古代桥梁往往下设有孔眼用意便在于桥梁在面临洪水冲击时卸开那股巨大无匹的冲击力道眼见洪水滔滔汹涌而下城外水势渐长济南城墙却依然坚如磐石挺立在巨浪冲击下屹立不倒使得洪水无法灭顶而入只得分流而过逐渐朝两翼四周涌去心中不禁暗自赞叹济南作为山东首府其城墙之坚实牢固施工质量之上乘绝非投资天价过几辆汽车就会垮塌的豆腐渣工程可比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不如手工打造的青石方砖么或许是我们后世子孙都把聪明才智用以他处不屑于学古代建筑大师们的迂腐和食古不化

道衍眼见自己的翻江倒海之计竟有如许之威面上却是呆呆的毫无喜色心中暗暗忖道:今日之罪贫僧当真是百死莫赎他自幼长于元末乱世见过了太多惨绝人寰的事心肠坚硬处远非常人可比今日目睹洪水滔天下席卷济南心知必然有无数人会因自己的计谋而家破人亡素來古井不波的内心也是难以宁定

燕王朱棣俯瞰山下脑中蓦然回想起数日前听闻朱权评价王莽之所以留得千古奸佞骂名不过是因为改制失败而死成王败寇的言语心中暗自叹息忖道:慈不掌兵当真非是虚言既然本王不甘心坐以待毙那就唯有一战而定天下假若本王兵败身死也只不过会在青史之上留得一个篡逆身死王莽般的千古骂名而已成也骂败也骂就让本王借水为兵逆天而行也罢

数日之后济南城中水势渐退身穿亲兵百户服饰的纪纲再次來到城下要求盛庸铁铉识时务者为俊杰速速率军归顺以免城破之时玉石俱焚

铁铉肃立盛庸身侧低声说道:“以下官之计不如咱们将计就计诈降朱棣待其入城后瓮中捉鳖”

盛庸闻言微微颔首虽则由于他见机得早使得济南城中军民在滔天洪水中伤亡远远低于朱棣朱权等人估计无奈士气比之往日低落若是此时再面临燕军强攻就有城池不保之虞

傍晚时分燕军帅帐之中十余个年过半百的城中老者匍匐于燕王朱棣面前声泪俱下的奉上参政铁铉都指挥盛庸的联名书信表示请燕军后退十里后率阖城军民归降请燕王宁王殿下率百名亲兵入城接管一个满头白发的老者泣曰:“朝中有奸臣进谗才使得大王您冒危险出生入死奋战您是高皇帝亲儿子我辈皆是高皇帝臣民一直想向大王您投降但我们济南人不习兵革见大军压境深怕被军士杀害敬请大王退师十里单骑入城我们恭迎大驾”

“若非铁铉盛庸一意孤行本王何故出此下策”朱棣微微叹息一声后传令全军明日拔营后撤十里自己和朱权入城他昔日之所以放过了李景隆仓皇而退的大军转而领兵攻击济南便是看重此城战略位置非同小可若是能兵不血刃的一举拿下对于巩固后方攻占的城池实有难以估量的作用眼见铁铉盛庸愿降当即满口答应下來

朱权之中暗忖两军数度血战后将校士卒之间怨气冲天若是大军入城也的确不利于平稳接受是故内心之中虽有狐疑还是强忍着沒有说出口來左右四顾之际沒有看到道衍这才省悟起这个老和尚病倒后在营帐中休养

第二日清晨时分朱棣朱权高踞“汗血宝马”与“乌云盖雪”之上率领纪纲等一众意气风发的亲兵策马而來准备入城受降

一行來到城门洞里遥见正前方城内泥泞一片的街道两侧身穿甲胄的盛庸率领数百南军士卒跪倒在地

朱棣呵呵大笑道:“盛庸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