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逐鹿大明> 第二百七十三章:恨之入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七十三章:恨之入骨(1 / 3)

不过数日之内通州、遵化、密云守军相继在守将率领下归顺燕军

奉旨统帅五万大军驻守开平卫所的都督宋忠闻燕王叛逆之事后匆匆率领军马前來意欲进驻居庸关遏制燕军半道中获悉居庸关失守忙即率军前往怀來

十数日后燕王朱棣留朱能张信率一万士卒守卫北平亲领大军攻克怀來蓟州杀都督宋忠都指挥彭聚孙泰指挥马宣收降四人麾下大半兵马永平卫所指挥使郭亮率军投诚至此燕军总数已然接近十万之众

奉天殿之上身穿五爪金龙袍的建文皇帝朱允炆面色铁青扫视殿中一众文官武将默不作声

一个身穿大红色官服白发苍苍年过六旬的老者在殿门宦官宣召下缓步走上殿來叩首道:“微臣耿炳文参见陛下”此人正是昔年追随洪武皇帝征战四方后在鄱阳湖大战之时率军遏制张士诚避免了朱元璋率军迎战陈友谅大军时腹背受敌封爵长兴候早已赋闲在家养老被皇帝降旨急诏而來的耿炳文

朱允炆眼见耿炳文虽则年岁老迈言语之际声若洪钟颇显老当益壮之态心中略安他得兵部尚书齐泰举荐此老之时心中略微担心这个在大明开国武将中资历深厚的耿炳文老迈昏庸不堪重用此时眼见对方上殿之际步履沉稳当即降旨长兴侯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驸马都尉李坚、都督甯忠为左、右副将军帅师讨燕安陆侯吴杰江阴侯吴高都督耿瓛都指挥盛庸、潘忠、杨松、顾成、徐凯、李友、陈晖、平安分道并进置平燕布政使司于真定侍郎暴昭掌司事

兵部尚书齐泰看了看殿中一众伏到在地接旨的武将文臣心中微微叹息暗自忖道:昔日先皇滥杀之下使得本朝无将可用若是昔日蓝玉傅有德冯胜任一人在世朱棣便是三头六臂也难逃败亡今时今日唯有期盼耿炳文有廉颇之勇旗开得胜了

“诸位爱卿乃军中宿将望戮力征战剿灭叛逆勿使朕背负弑叔之名”端坐高处的建文皇帝朱允炆冷冷说道

一众跪倒接旨的武将闻听皇帝陛下如此颇显矛盾的言语不禁有些面面相觑不知该当如何作答

耿炳文赋闲在家久矣与这位登基不久的皇帝陛下可谓素未谋面抬头之际眼见朱允炆面颊寒霜不敢违拗下只得勉为其难的道:“微臣耿炳文谨遵陛下旨意”

约莫一个时辰后兵部尚书官衙大堂之内今日奉诏剿灭朱棣的一众文官武将各分两列而坐静静注视着高踞桌案后的兵部尚书齐泰原來大军出征非是儿戏一应粮草军械调集皆须谋划而这些便要身为兵部首脑的齐泰统筹安排

齐泰眼见诸人已然到齐皱着眉头问道:“各位心中对于陛下言及弑叔之事可是心存疑虑”

安陆侯吴杰方才在殿上接旨之时便是老大气闷此时忍不住站起身來瓮声瓮气接道:“两军交战之时刀剑无眼谁认得什么王爷叔叔两军阵前唯有王师和叛逆之分陛下如此下旨岂非让我等自缚手脚”一众武将方才在奉天殿接旨之时碍于天威难测下默不作声此时给吴杰这么一撩拨登时觉得皇帝陛下这般旨意过于荒诞不经纷纷起身响应将个兵部大堂吵得不可开交

齐泰扫视众将一眼眼见堂上除了老成持重的长兴候耿炳文皱着眉头默不作声外唯有一个年约三旬有余的武将面带微笑下自斟自饮心中不禁微微一动挥手让一众武将落座转头问道:“盛将军好似全不在意此事一般”原來这个在众将吵嚷不休时依旧好整以暇的汉子,便是昔日追随蓝玉在捕鱼儿海侧扫灭金帐元军生擒鞑虏悍将王保保的嫡亲弟弟北元权臣脱因帖木儿后在蓝玉保举下升任都指挥使的盛庸

盛庸方才在奉天殿上眼见皇帝陛下言语神态早知他对燕王朱棣恨之入骨闻听其言及什么众将率军平叛不可使得他身负弑叔之名时心中略一思忖下早已透彻无比故此方才闻听齐泰言语也就无动于衷此时闻得兵部尚书大人言及自己登时省悟过來方才失态之举忙不迭站起身來抱拳躬身说道:“末将无礼之处还望尚书大人海涵”说到这里又团团作揖向一众资历远远高于自己的侯爷们告了个罪沉声接道:“以末将看來陛下此言另有深意”

齐泰闻言目光一闪心中暗自忖道:军中武将多是耿介性子这个盛庸倒有这般慎密性子实为难得难怪以昔日蓝玉那般素來眼高于顶的桀骜不驯对此人也是颇为看重他昨夜给皇帝召到御书房商议剿灭朱棣之事,心中对于皇帝的意思自然是一清二楚

耿炳文昔年追随洪武皇帝朱元璋扫灭群雄阅历丰富此时闻得盛庸这般言语心中微微一动情不自禁转头问道:“以你之见陛下言下之意是个什么意思”

“兵凶战危两军阵前刀剑无眼末将等马革裹尸尚不过平常事何來能力反倒让燕逆朱棣得保平安”盛庸娓娓言道

齐泰闻言颔首沉声接道:“讨逆有功杀贼岂能有罪若是哪位将军将燕逆朱棣生擒活捉献俘于奉天殿上文武百官之前反倒让陛下念及亲情左右为难了”

到得此时一众将校便是脑筋再不开窍之辈也听懂了兵部尚书大人的意思更知晓了皇帝陛下说什么“勿使朕身负弑叔之名”的言下之意心中疑虑尽去下纷纷躬身抱拳领命

长兴候耿炳文心中微微苦笑暗自腹诽道:也就是这些腐儒们教出來的皇帝陛下肚中才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