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争宋> 第三百五十三章 向己不为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五十三章 向己不为偏(1 / 2)

侯书献听了王旁的话沉思片刻说道:“以令尊的才学和资历若真能像王爷说的那样出來主持大局可是再好不过了只不过我也听说这几年圣上几次召令尊回朝任官都被令尊拒绝了不知道他还会不会再复出啊”

王旁站起身來朝书案走去一抬头迎面的见墙上贴着一副字:“飞來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他指着这副字对侯书献说道:“侯先生你看这是家父亲手所写这么多年我一直带在身旁说起这幅字还真有点典故也许我说了您也就明白家父的用意了”

“皇佑二年夏天父亲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越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的家父还是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來峰发抒胸臆寄托壮怀后來这幅字就一直挂在我的房间当我从混沌中醒了第一眼看到的大概就是这幅字了当时我还不明白但是现在我明白了家父可谓是豪情在胸之所以家父拒绝圣上美意恐是因为时机不成熟或者无法施展胸中抱负我想若有一日能让家父一展万言书中之才必能成就大事”

听王旁说的十分坚定侯书献也站起身來看着題字说道:“我记得苏子瞻也有一首:《題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下比较可谓意境之大不同啊一个是当局者迷而令尊这首则是从气势上就已经站在一个高度了难怪王爷做事也是如此看來果然是继承了令尊的豪气啊”

王旁心中暗笑自己何來的继承不过倒也无可反驳他带着诚恳的微笑说道:“侯先生您一直跟着我奔走邕州的情况您是最了解的在邕州咱们推行的保甲法农田水利法以及青苗法都是按照家父的设想去做的我想请您去一趟临川将这段时间在邕州的情况汇总一下讲给家父或者对他的想法可以更加完善一些另外如果听到朝中有什么重大的变故也请家父做好准备当断则断啊”

侯书献看着王旁的目光肃然起敬:“王爷料事如神深明大义王爷对朝廷可谓忠心又知令尊忧心之事可谓是孝能够辅佐王爷也是我侯书献之福那王爷您就多保重我这就准备去临川之事”

王旁听侯书献这番赞誉心想这古人夸起别人來还真够能捧的自己抵抗力这么强的人也未免听的有些飘飘然王旁忙说道“多谢先生您先准备一下我让蔡京陪您同行以便路上有个照应”

二人商定好这件事王旁请侯书献下去休息自己又看了看书案上的那些请柬猛的想起來柔儿说大公子还等着见他呢忙命人去请王元泽

兄弟二人一别又一年见面听到门外有脚步声王旁知道定是元泽來了他急忙起身绕过书案迎了过去门分左右元泽从外面走了进來乍一见面兄弟十分亲热互相问候完毕二人落座元泽略带不快的说道:“弟弟你如今可真是大忙人我这做兄长的要见你都这么难啊”

王旁无奈的笑了笑说到:“兄长莫怪你看我这不是一忙完手头事立刻请你了嘛兄长这么着急见我是什么事啊”

“唉还说请算了我也知道你是大忙人我就直说了吧为兄有件事想请贤弟你帮忙”

“你我兄弟二人还说什么帮忙不帮忙的话哥哥你说吧”虽然王旁知道自己前世的年纪要比元泽大很多但谁让他來宋朝就是现在这个身份呢况且两个人兄弟感情也很好

元泽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道:“唉你我乃是亲兄弟差距竟是如此大矣”

王旁看他一句一唉声这才注意到元泽神情十分暗淡如今元泽又消瘦了许多眉宇间似有几分忧郁王旁宽慰说道:“哥哥你说什么呢前段你我通信之时哥哥还说你考中了进士小弟望尘莫及啊羡慕还來不及了你若是怪我疏忽择日我摆上一桌为哥哥好好庆祝一下”

“行了你就别取笑为兄了中了进士有什么用现在朝廷也有了任命你要不帮为兄那以后咱们兄弟可又天各一方了”

“什么事啊哥哥说的这么严重”王旁不免问道

“唉朝廷的任命是让我远赴旌德县做县尉……你说我能不叹气吗”

王旁忽然明白元泽为什么唉声叹气了元泽从小心高气傲在他二十岁前就作策三十余篇论述天下的事又作《老子训传》及《佛书义解》这两本书至今王元泽已著书数万字别看这几万字古文的书可不是当代网络小说那可是一个字一个字的精炼而且元泽的诗词在当今的宋朝也是小有名气一腔的雄心壮志却只被封做小小的县尉他当然不甘心更别说他还有一个做了王爷的弟弟他笑着说道:“旌德县好地方啊山青水秀唐代李白有诗云: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停”王元泽拦住了王旁的话一脸严肃的说道:“要说背诗兄弟你未必背的过我我可不是找兄弟你來吟诗作对的这官我是不想做了你要是不帮我我就跟父亲学辞官不做”

幸好这会儿侯书献不在房间否则王旁定会让侯书献看看自己和元泽两个人谁更有王安石的倔劲 王旁是对大宋有几分忠心不过他也是个有亲情的人此次邕州尤其是去大理途径大新等贫困县的时候王旁已经有过感触那些地方官有的几十岁了还在穷山恶水的地方混着大宋看似官员俸禄极高但是等级却分的很清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