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尽管不是三百万,可是一百五十万对于他这一方小诸侯,也是难以相抵。
尽管韩遂势力不小,可是手下甲军,也不过十万之数,相差十余倍!
“我得到情报,益州牧刘风手下大军兵出剑阁,如今汉中太守张鲁已举城投降,同时一百五十万益州大军正奔着我天水而来,诸位可有良策,以拒益州兵锋。”
韩遂看着左右,出声询问。
下方无人敢应声。
“臣认为当降。”
见没有人敢吭声,杨阜只得站出。
说道杨阜这个人,可以算是三国的一大名臣,以卓识远见而闻名。历史上袁曹之战刚刚爆发,他便断出,曹军必胜,而事实也应正了他这一点,曹操以一比十身处弱势的兵力,击溃了当时强横一时的河北霸主袁绍。
不过现在,他很明显不看好他主公韩遂。历史上,人家曹操能干掉袁绍,完全是因为曹操善于用人,同样手下猛将如云,兵马精悍。
“主公,如今天水军势微弱,尽管兵马战备整齐,可是与战力速来彪悍的益州军敌对,恐难以抵挡啊。”
“更不说如今敌一百五十万,而我军不过十万之数,虽然阎行、王双两位将军可敌千军,可对方的名将更甚于两位将军之上啊!”
杨阜还有话没有说,因为他看出了刘风未来止步,绝对不仅仅一个益州牧。
从如今大军兵出益州,欲意征伐西凉,就可以看出,刘风之心,不是一个益州所能束缚的住的。
而他身上的身份和身后实力,更是注定了在这乱世中,必会留下浓重一笔。
如今最好的办法,便是在其刚刚出兵讨伐的时候,进行归顺,这样到最后,所获得的,绝对比如今要高。
只可惜,杨阜从他主公面上,便看出了他这主公绝对不甘心放弃如今的地位,进行归顺。
心中只能暗暗叹了口气,就如汉中的阎圃一样。
这话说得,阎行和王双可不乐意了。
这两人如今都是少壮,身为韩遂手下两员大将,正是血气方刚,准备一展所学的时候,怎么受得了被人说不如他人。
“他益州出来的便是精兵?我阎行便不信,在我手下精锐铁骑下,他那所谓的精兵,不过是一群土鸡瓦狗,不值一提。”
阎行对自己的实力十分的自信,绝不逊于西凉武威的那个马超,可以看出,最差也不会低于98。
而王双,也是一员悍将,历史上乃是魏将,也有人说是三国末期的第一猛将。
不过当时完全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时候,这第一猛将的称呼,多少有点水分。
但再有水分,那也算是不弱于那些一流上端的猛将。
能拥有这两员悍将,也不得不说韩遂走了狗屎运。
而一路顺风顺水的阎行、王双,在西凉除了武威马超和庞德,所向无敌。也养成了他们对自身武力无限高估的心态。
听到阎行的话,王双虽然接着没说什么,可是身上的战意也表明了他的心。
一群成天养尊处优的中原人,再怎么强,能强过他们这些成天与羌、胡作战的强么。
“哼,等到他们来,我要让他们知道知道西凉铁骑的勇武!”
成公英乃是韩遂的心腹谋士,尽管有心劝他主公归降,不要迎着益州那锐利的刀子往上冲,可是他又如何猜不透他这主公的心。
“诶,罢了,战就战吧,没准还真能挡住益州军。”现在也只能自我安慰了。
“主公,如果选择迎战,以我方军力,明显不足,应传书信于武威,道出唇亡齿寒之理,让其尽快派出援军前来,与我军一同抵御来犯的益州大军。”
“臣赞同军师之言。”
杨阜也知道,除了投降,也只有成公英所说的这个办法能称之为办法,立刻出声赞同。
听到不需要投降,韩遂紧皱的眉头立刻松了开,一敲面前书案:“好,书写书信派人传递的事,便交给义山(杨阜)了。”
“阎行、王双听令,你二人即刻整点天水兵马,同时天水全城警戒,如有造谣生事的,全部给我杀了!”
想了想,感觉如此心中也有些不安,随即道:“成公英,你派信得过的人,去羌族,寻那些与我交好的部族借兵。”
他与羌族一些部族素来交好,凭他这张老脸,应该能借到数量可观的羌胡骑兵。
到时候加上武威马腾的援军,未尝不能与来犯的益州军一战。
三日,益州大军即将兵临天水的消息不胫而走,整个天水充满不安,不过有着十万的天水大军镇守,和一些寻常的百姓不知道此次的益州军究竟来了多少人,倒是没有生出乱子。
阎行和王双,这几日可以说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就等着那益州军来到,杀个他丢盔卸甲,狼狈的滚回他那益州。
在第三日的时候,马腾也得到了消息,同时韩遂派来的信使也相继赶到,由于担心信使坏事,此次前来乃是杨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