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的沸沸扬扬的隆兴镇选举跳票事件。终于在县委常委会召开之后落下了帷幕。结果是跌落了一地眼镜。县委对隆兴镇党委书记白娅茹和当选镇长安平提出严肃批评。责令二人向县委做深刻地书面检查。并以观后效。而隆兴镇候选镇长李一冰则调任县卫生局。出任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更有风声传出來。李一冰将接替即将退休的老陆局长。担任卫生局的一把手。这个补偿不可谓不重。
不过。隆兴镇出现了跳票。仅仅是党政一把手做检讨。沒有人为此负责。显然是说不过去的。县委领导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常委会之后。县纪委、组织部联合下发了一个关于隆兴镇跳票事件责任人的处理决定。给予隆兴镇党委副书记吴铁强严重警告处分。免除隆兴镇党委委员。常务副镇长吕大龙的职务。免除隆兴镇人大主席团副主席宋海江的职务。
原本按照安平的设想。把吕大龙和老宋交出去背锅。是个意思也就结了。沒想到最终把吴铁强也拉了进去。也活该他倒霉。这厮在选举时有些得意忘形了。忘记了他是领导班子成员。投票是需要署名的。结果在署名的选票上填的是安平的名字。事后组织部核对选票的时候。把他清理了出來。给个严重警告处分。还是刘加南手下留情了呢。要不然。就是直接免了职。他都沒地儿喊冤去。
对于背了处分。吴铁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用他的话说。他是在替老姓打抱不平。是反映民意和民志。这是一件值得引以为傲的大好事。别说。处理决定下发到隆兴镇之后。吴铁强的群众基础疯涨。声望直逼安平。很是享受了一番群众赋予的英雄殊荣。
至于吕大龙和老宋。就更别说了。这个年纪被免了职。也就意味着要退离一线岗位了。这在老百姓的眼中。两个人就是因为群众的利益而丢了官。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好官。所以。吕大龙和老宋搬东西走人的那一天。隆兴镇门前被自发赶來送别的各村乡亲围个水泄不通。直感动的两个人是热泪盈眶。
吕大龙和老宋都是隆兴镇的本土干部。在镇里工作了一辈子。争权夺利什么的都是行家里手。但对于工作。都是混混噩噩的。就沒有能拿出手的东西。对于名声这种东西。基本上早就败坏光了。却沒想到临到退休的时候居然雄起了一把。成就了人民公仆的好名声。这无疑是代表着群众对两个人三十多年的工作的一个认可。如此名利双收的好事上哪找去。
不过。很快吕大龙和老宋的感慨就被喜悦而取代。隆兴煤矿项目重新上马。新老板李春红聘请吕大龙和老宋为隆兴煤矿正副经理。一个主持煤矿全面工作。一个负责安全生产。在每月工资之外。还有年末利润百分之三的分红。抛开吕大龙所持的暗股不算。单单多加了一份工资和分红。差不多就有过万的钞票拿。足够吕大龙把嘴笑歪了。
县委常委会决议之后。白娅茹和安平顶住了县里的压力。声望如日中天。隆兴镇的局势也随着稳定了下來。白娅茹就不用说了。抓大放小。地位超然。但安平新官上任。第一把火怎么烧。要往哪里烧。成为了隆兴镇两万群众的期待。经过认真的思考和调研。安平决定将延续李一冰发展隆兴镇工业产业的思路。走工农并举的发展道路。
思路还是那个思路。但如何落实下去。发展成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題。之前李一冰一门心思的出成绩。抓工业。抓发展。來去一阵风。冒然的大干快上。完全不考虑隆兴镇实际情况。结果隆兴煤矿的安全出了问題。镇属的几个小企业。又是改制。又是重组的。也是乱的一团糟。正经的效益沒看到。办公经费倒是造害了十几万。有这个前车之鉴做示例。安平对工业产业的布局是慎之又慎。
几经调研。几经讨论。安平终于对隆兴镇的工业发展思路拿出了切实可行的规划。坚持工业化发展思路不动摇。在现有工农业发展格局下。多措并举。改制重组。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为主。以机械制造加工为辅。走农牧产品工业化。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的发展道路。而隆兴煤矿恢复生产。只是安平实现工业发展思路的一小部分。
发展规划出台了。隆兴镇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隆兴镇里最忙的不是安平。不是白娅茹。不是镇里的干部。而是隆兴镇十九个村的村干部。这些村干部都是人精。安平写出的发展规划几乎人手一份。反复研究。都知道安平既然敢说要发展工业。那必然有十足的把握。现在最要紧的是跟紧安平的思路和步伐。
沒看到西街村的桑长岭吗。以前就是一个老混混。仗着家里的哥们多。又打又闹的才当上了村干部。可看看现在。领导支持。群众认可。要钱有钱。要声望有声望。动不动还要去县里做报告。喝的是红酒。住的是宾馆。面子里子都有了。为什么。不就是因为第一个跟着安平种植反季节蔬菜。才掏着了吗。这会儿安镇长又要上新项目了。那还不快点跟上去。要知道。一步慢。步步慢。过了这个村可就沒这个店了。
村干部的意识觉醒了。安平变的更忙了。每天早上一上班。办公室前就堵满了人。婉转一点的。打着咨询政策的旗号來找安平拉关系。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