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官场桃花运> 第600章 运筹帷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00章 运筹帷幄(1 / 2)

伊海涛的这种状况。于平常也许是个优势。少了许多人事纠葛。也无须仗势弄权为亲友谋取私利。落得个省心。可现在到了需要人气、势力相呼应的时候。明显就成了一条不可弥补的短板。

此时。伊海涛非常清楚。朱敏文那儿的功夫全在平时。这会儿再临时抱佛脚已无多大意义。四套班子里的那几十个成员。远近疏密也早已成型。绝不在一时一事之间可以轻易改变的。

最关键处。是各个部门、单位和区县两百來个县处级干部。即将要进行的民*主推荐。不论是个别谈话还是集体测评。应该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他们手中的那一票。即使不能直接决定最终结果。至少也会影响整个局势的走向。

现在。争取这部分人的支持。变得至关重要。

“形势确实不容乐观。”一番冷静分析后。伊海涛再次得出如是结论。

“这么说來。形势的确有些逼人。”楚天舒附和道。

“说说你的想法。”伊海涛投來信任与鼓励的眼神。照例希望先听听楚天舒的意见。

“有句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觉得。广大干部的眼睛应该更是雪亮的。”楚天舒这一次沒有矫情地迟疑。而是直截了当地说:“如果我们能因势利导地做些工作。应该可以获得他们更多的支持。”

“这个时候做工作管用吗。”伊海涛如是问。并不代表他真的有怀疑。

“对有的人可能作用不大。对有的人肯定有用。关键是针对不同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逐个争取。总是会有收获的。”楚天舒信心满满。

“哦。具体说说。”伊海涛來了兴趣。

借着这个机会。楚天舒把自己在南岭县所做的工作进行了汇报。当伊海涛听说马兴旺在楚天舒的游说下有条件地同意倒向自己时。他表现出少有的兴奋。连连夸赞楚天舒做得好。

楚天舒说:“像付大木这些唐的心腹。再怎么做工作也拉不过來。所以。我认为可以从马兴旺这样的中间派入手。尽力做一些联络工作。如果把握得好的话。至少不会在测评推荐中拉开太大的差距。”

“对。我非常赞同你的这个想法。”伊海涛又鼓励道:“对我们來说。机遇与挑战同在。”

楚天舒点点头。像一个准备上阵的战士那样。把身体坐直。表情也调整到一个合适的状态。问:“老师。底下我们该怎么做。”

“你是怎么考虑的。”伊海涛照例反问道。

“兵法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楚天舒胸有成竹地说:“老师。你不是常说官场如战场吗。我想。是不是先來个纸上谈兵。再來决定下一步的行动方向。”

“呵呵。好啊。怎么个纸上谈兵法。”伊海涛露出了与楚天舒见面以來的第一个笑容。这也说明。楚天舒的建议正中了他的下怀。

楚天舒把身子往上提了提。从打印机上拿过來几张A4打印纸。摊放在桌子上。又把文具盒里的红蓝铅笔、直尺、橡皮擦等等一一拿了过來。

伊海涛饶有兴趣地看着楚天舒。

楚天舒从包里拿出來一本小册子。那是市委编印的领导干部名册。

对照这个名册。伊海涛口述。楚天舒做标记。将全市可能参加民*主推荐与测评的人员。上自朱敏文、郭鸿泽、唐逸夫等市领导。下至各个县区、部、委、办、局、院、行、社及大型国企的主要负责人。一一列出。不一会儿就将偌大的纸面描绘得密密麻麻。

按照伊海涛与楚天舒的纸上排阵。青原官场大势。可谓尽现于眼前。

全市可能参加*推荐的人员。除了少量地市级离退休老干部外。在职的正县处级以上领导大约一百多人。如果扩大到可能参加书面测评的副县处级干部。总数超过了三百名。

其中朱敏文作为青原的主要领导。不仅有资格以组织的名义讲话。而且个人推荐的分量也最重。其余包括四套班子成员在内的领导干部。应该都在个别谈话和无记名测评的范围。

面对纸上那三百多个熟悉的名字。伊海涛陷入了沉思。楚天舒更是有些迷茫:这些人。谁是不容置疑的朋友、同盟者。谁是铁定的对立面。谁又将是可能两面倒的墙头草呢。

楚天舒按照上述的方式进行了分类排队。用红蓝铅笔分别做了标记。很明显。当前属于伊海涛阵营的红色标记远少于属于唐逸夫阵营的蓝色标记。而那些中间的骑墙派则在红蓝颜色的包围之中。显得格外的令人垂涎。

这种纯然的纸上谈兵。就像大战之前将军运筹于帷幄、预演于沙盘。敌我态势一目了然。双方优劣尽现眼底。

此时。如果有不知内情者突然闯进來。一定会误以为闯进了某个作战指挥部。

从下午三点楚天舒返回了青原市。到现在将近晚上八点。时间已经过去五个小时。伊海涛与楚天舒两个人关在办公室里。高度的兴奋。高度的紧张。使他们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疲劳。忘记了饥饿。

青原政坛。平常感觉风平浪静、一团和气。可一旦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