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坐下就急忙让楚天舒把初稿拿出來。
楚天舒说:“祝教授。您刚开完会。还是先喝口水。歇会儿吧。”
“开什么会。”祝庸之说:“说是学术研讨。完全是给作者造声势。还非要拉我的虎皮做大旗。真是无聊透顶。我要不找个理由回來。估计还要被他们拉到酒桌上去了。快给我。吃饭之前我看看。吃完饭我们再详谈。”
楚天舒正求之不得。也就沒再虚情假意地推让。直接将初稿交给了祝庸之。
祝庸之坐下來。细细地看了一遍。遇到一些数据和表格。还一个一个地问清楚。花了半个小时的样子。算是粗略地看完了。他沉吟一下。说:“通篇文章的结构沒有问題。对现代农业的论述比较深入。发展规划也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是。和青原市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结合得不够紧密。也就是说。深度调研这一块还有欠缺。”
这正是楚天舒所担心的。他在写的过程中就发现这一方面非常的单薄。
一來。他和伊海涛对青原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的确不够熟悉。文中的例证大多來自祝庸之上次最后提醒的两个市县;二來。担心把青原农村经济落后面暴露出來。会引起前任市长、现任市委书记朱敏文和主管农业的副市长唐逸夫的反感。
楚天舒把他的想法一说。祝庸之当即沉下了脸。
“小楚。你应该清楚。乔省长对伊海涛不是很了解。在接待南书记视察之后。也传出过乔省长对他有看法。认为他喊口号强过实干。对农村工作不熟悉等等。如果这篇文章就这么交上去。岂不是在乔省长面前坐实了这些传言的真实性。”
讲着讲着。祝庸之似乎有些生气了。其实。楚天舒知道。这是老师激动的表现。而激动过后往往会有更精彩的发挥。
楚天舒听了。心跳加速。祝庸之的目光是敏锐的。要不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來。这篇文章交到乔明松手里。保不齐会得出一个空洞无物玩花架子的结论來。那就真的是适得其反了。
“小楚。到了这个时候。请你转告伊海涛。不能再患得患失畏手畏脚了。他必须拿出主政一方的勇气和魄力來。直面青原农村工作的积弊。针对一两件具体工作拿出解决疑难杂症的办法來。当然。这可能会触及部分人的敏感神经。给当前的工作带來一定的困难。但是。在当选之前把矛盾和问題暴露出來。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祝庸之事事处处都能将辩证法运用得娴熟自如。这也是他能够成为东南省政治理论界权威的原因所在。
“姥爷。楚大哥。吃饭了。”黎萌推开门。探进來一个脑袋。嬉笑着喊道。
“开头必须推倒重來。”祝庸之却意犹未尽。他沒有理会黎萌。用不容置疑的口气对楚天舒说:“文章的开篇就以青原农村工作的某一个方面作为切入点。直接引出必须依靠工业化模式发展现代农业这个命題。进而论述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形成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说完。祝庸之拿起书桌上的红笔。在初稿的开头空白处写了两个大大的红字:“实例。”还在这两个字上画了一个圈圈。然后把笔一扔。大声说:“吃饭。”
吃饭的时候。楚天舒和宁馨又陪着祝庸之喝了点酒。
饭后。祝庸之再次把楚天舒和宁馨喊进了书房。
黎萌非常不满。抗议道:“姥爷。你太欺负人了啊。楚大哥好不容易來一趟。你连我汇报学习情况的时间都不给我留啊。”
祝鹤轻轻碰了黎萌一下。笑道:“萌萌。你楚叔叔有重要的事要和姥爷谈。你就别跟着添乱了。”
“这些天我哥确实有点忙。”宁馨也劝道:“萌萌。你好好复习功课。等放了假。让他带我们出去好好玩一天。行不。”
“行。”黎萌缠住楚天舒。说:“哥。你答应不。”
“好。我答应你。”楚天舒说:“要不要拉个勾。”
“哥。你坏死了。又想把我当小孩子。我才不上你的当呢。”黎萌笑了。笑得很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