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们灌了几两老酒。下午讲课的时候。他丢开了原先准备好的教案。选择了一系列古代和现代诸多女官员成败得失的案例。结合女官员在官场中经常遇到的流言蜚语和性骚扰等敏感话題。妙语连珠。妙趣横生。听得这帮女干部们是面红耳赤。却又如痴如醉。大呼过瘾。
有一位叫席菲菲的女学员。在被点到发言时。当堂竟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祝教授。我们爱死你了。”
这一传闻可能略带有夸张的传奇色彩。但祝庸之酒后讲课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被宁馨这么一说。楚天舒也來了兴致。忙说:“师命难违。那学生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楚天舒这个口子一开。可就苦了。
祝庸之曾经酒后自称。鄙人一生无大追求。独有两大嗜好。一是好酒。二是爱才。
好酒。是喜欢品酒。
爱才。是爱惜人才。
祝庸之的酒量本就有半斤八两。黎明是公司的营销总监。加上祝鹤也的了老爸遗传。酒量都不小。宁馨也是喜好热闹之人。酒量也不错。这几个人喝得兴起。轮流上阵。直把个楚天舒喝得连连举手喊停。
还好。这是朋友之间的私人聚会。不是官场应酬和商界营销。大家都懂得适可而止。尽兴而沒有喝高。饶是如此。也让祝庸之喝到了微醺的状态。
酒足饭饱。黎明回医院陪护姥姥。祝鹤带着黎萌回自己的家。
楚天舒和宁馨则打了车。送祝庸之回家。
一进门。祝庸之就招呼楚天舒和宁馨进书房。
“进來。进來。说说你们市长的那个稿子。工作第一嘛。”
楚天舒赶紧跟进去。从包里掏出那篇准备好的文章提纲。恭敬摊放在祝庸之面前。
宁馨帮着保姆给他们端上來了香茗。
趁着祝庸之高兴。楚天舒把青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伊海涛的情况作了介绍。又把这篇文章对其升迁的重要意义做了如实阐述。自然也将伊海涛升迁与自己个人前途的密切关系。于羞羞答答间透露一二。
祝庸之是省委党校的客座教授。接触过的官员何止成百上千。上至省部级高官。下到基层乡镇干部。用他自己的话说。不敢妄称桃李满天下。至少敢说弟子遍东南。
外界有传言。祝庸之早年的得意门徒中。有几个已经在省委省政府身居要职。有时候。他们遇到不好拿到桌面上和同僚们商议的难題。还会私下里向祝庸之讨教商议。
乔明松就是典型的一例。
东南省的官员。即使沒有在祝庸之的手下直接受教过。很多人也梦想成为他的朋友。千万百计的想和他拉关系。套近乎。祝庸之在东南省官场的影响力之大。绝对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
对于官场上的事。祝庸之不说是了如指掌。最起码是心知肚明。
他听了楚天舒的说明。当即桌子一拍。说:“行。这个忙我帮了。事关一个市长的命运。自然也就事关一座城市数百万人的未來。伊海涛这个人我也略有所知。属于有点才学能干点事的干部。”
楚天舒和祝庸之一个看。一个等。师生二人再无多话。
进入了状态的祝庸之。一边目不转睛地看着文章大纲。一边用红笔在稿纸上做着标记。不时还念念有词。目光里复归学者的严谨与专注。
祝庸之看了楚天舒与伊海涛共同商定的文章主題与写作提纲。当即表示分量不够。站位不高。他一针见血地指出。《青原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这种題目太普通。缺乏新意、气势、亮点和高度。
祝庸之稍作沉吟。用红笔在原标題上划了一道。然后在旁边的空白处写下了一行字:《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市场导向。以工业化思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副标題:青原市农业经济现状的深度调研与发展规划。
写作大纲和几个小标題也随之作了大幅度的调整和修改。经过反复推敲。最终确定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