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什么教授不教授。反正当今社会沒有不喜欢钱物的人。也沒有不在钱物交易中生存的行当。而且是人都喜欢真金白银硬通货。干脆给祝教授一二十万现金或者几块金砖了事。”卫世杰说得稍有点玩笑的味道。但他的看法很简单。态度也很直接。
楚天舒却不赞同:“祝教授可是全国知名大学的堂堂教授。可不像你生意场上那些商人。也不同于官场上少数的贪腐官员。你给专家学者送礼。太过铜臭味了会辱沒其斯文。伤害其自尊的。”
卫世杰说:“老楚。此一时彼一时了。我们上学那会儿幼稚得很。把个教授看得神圣得不得了。现在的高校早已不是一方净土。象牙塔里也装得下黄金白银。”
楚天舒还是坚决反对。就他对祝教授当年情况的了解。如果一下拿出太过沉重的礼物。而且是一些扎眼的俗货。只怕会激怒老师。把事情办砸。
卫世杰却不以为然:“哈哈。老楚。现在教授们的经济待遇、社会地位都很高了。他们见识过的东西比你我只多不少。给他们送礼。太轻了他会觉得你沒把他当回事。不重到让他感觉烫手的程度。要么不会接受。要么拿了也不会尽心尽力。给他们送东西。即使不直接给现金之类的硬通货。那也得送点价真货实日后能保值增值艺术品。”
按照卫世杰的经验。时下好多有点文化品位、又有点小聪明的官员。喜欢收藏古董、文物。譬如一幅名人字画。只要是真品。只要那个作者稍有点名气。哪怕这种名气只是潜在的。那日后就有增值的空间。收受这种东西。听上去文雅、堂皇。且又避开金钱贿赂的嫌疑。经济、文化、颜面上都说得过去。
尽管卫世杰说的天花乱坠。但楚天舒还是觉得不能贸然而动。这一次只准备了两样土特产。如果有需要。再加重礼物的分量也不迟。
现在看來。这一步走对了。
楚天舒暗暗庆幸。多亏自己立场坚定。沒有听卫世杰的。否则的话。一上來就惹恼了祝庸之。遭到严词拒绝。连周旋的余地都沒有了。
既然祝庸之说到了礼物的事。楚天舒忙从纸袋子里把东西掏了出來。说:“老师。您看。这是青原出的秀峰毛尖。市场上才十几块钱一斤;这是望城县产的桂花米酒。几块钱一瓶。您说。我这算不算送礼。庸不庸俗。”
楚天舒这么一说。祝庸之原本板着的脸终于松弛了下來。他拿起桂花米酒的瓶子。冲着书房喊道:“老太婆。你來尝尝。这是不是原汁原味的桂花米酒。”
祝夫人姓温。是临江市望城县温家岭乡桂花村的人。
这是宁馨转弯抹角打探來的。说起來祝夫人与楚天舒还是正宗的老乡。楚天舒专程回了趟家。看望父母之余专门下乡淘來了纯手工酿制的桂花米酒。味道非常纯正。也才几块钱一瓶。
祝夫人听了。忙拉着宁馨从书房里出來了。看得出來。宁馨与祝夫人谈的很是投机。这会儿祝夫人的脸上已经沒了愁容。有了笑容。
楚天舒将桂花米酒的瓶子打开。一股醇香就飘散开來。祝夫人只吸了吸鼻子。就欢喜得不得了。连连说:“香。真香。”
说着话。祝夫人转身到厨房拿來一把汤勺。几个小碗。
宁馨接过來。当即从瓶子里分出來几份。祝夫人尝了。咂嘴称赞:“不错。不错。还是我小时候的味道。老祝。你也尝尝。超市里买來的。绝对不是这个味道。”
祝庸之也接过宁馨递过來的小碗。尝了几口。也是不住地点头。他和夫人结婚之后。曾经去过桂花村。对桂花米酒的味道记忆深刻。
正说着闲话。突然。外面传來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保姆起身去开了门。
一对中年夫妇风风火火地进來了。顾不得客厅里还有外人。那位中年女子喊了一声“爸”“妈”。眼泪就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