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骂我。”楚天舒抓住了向晚晴的手。
向晚晴沒有躲闪。一只手任由着楚天舒抓着。身子依偎在他的身旁。突然觉得自己很幸福。心里想着。假如能够一辈子都在他身边就好了。
静静地拥了一会儿。向晚晴侧过脸來。问:“哎。天舒。你还沒有告诉我。你有什么事儿要问我呢。”
“呵呵。官场上的事。你不感兴趣。不说也罢。”
“不行。”向晚晴坐直了身子。说:“我现在有兴趣了。你必须告诉我。”
楚天舒便从接待胡青山说起。一直说到了为了赶时间。让万国良连续闯了两个红灯。今天的《青原都市报》报道了。又被人将图片和视频发到了“青原热线”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现在。不少的网友将矛头纷纷指向了伊海涛。
“对于这种情况。我也感觉束手无策。伊副市长让我來问问你。看应该如何处置才好。”楚天舒说得很诚恳。多少让向晚晴有点得意。
“你等等。我先看看网上的情况。”向晚晴从双肩包里拿出了笔记本电脑。很快通过无线网络打开了“青原热线”上的帖子。
两个人头挨着头地看了起來。
深夜活动的网虫更多。跟帖的人又多了不少。但是。楚天舒注意到。最初发帖的那个ID异常的活跃。他和后來发视频的ID一唱一和。不断地煽动着网友们对政府官员的不满。整个帖子的气氛已经脱离了专车闯红灯本身。而是上升到了对特权和伊海涛本人的质疑。
“这不太正常啊。”向晚晴以一个记者的敏锐马上发出了疑问。
“是啊。从一开始我就感觉这背后有一双黑手在暗中操控。”楚天舒稍稍沉吟了一下。说:“省里放宽了市长候选人的条件。伊副市长一下子多出了好几个竞争对手。我怀疑。这是一个针对他而來的阴谋。”
“这也包括了你。因为现在你和他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很显然。向晚晴更关心的是楚天舒。
“完全可以这么理解。”楚天舒附和道。
向晚晴想了想。说:“网络上网友的情绪很容易被利用。尤其是现在大家对官员腐败深恶痛绝。难免会有夸大和跟风的成分。刚才听你说的。和网络上的差距很大。这其中就有值得琢磨的地方。网络上的事件可以采取行政手段來控制。但是灭火最后还是灭不了民愤。我从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角度建议。最好能以正式渠道报道事件真相。进而引导舆论向好的方向发展。”
楚天舒点点头。又担心地说:“这会不会对伊副市长不利。”
“舆论历來是一把双刃剑。关键还在于如何运用。”向晚晴坚定地说:“在当今人人都是一个微电台的时代。回避和压制都不是解决矛盾的方式。只有用真相來回击流言。才是唯一有效可行的办法。借用央视焦点访谈的说法就是‘用事实说话’。”
对啊。楚天舒豁然开朗了。
一开始。楚天舒的思维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始终在想着该如何阻止不利的舆情。这网民们的情绪如洪水猛兽。一旦被煽动起來。强制性的堵截只会是越堵越泛滥。如果顺着向晚晴的思路去处置。将真相公诸于世。那么。坐不住的就该是幕后操控的那双黑手了。
楚天舒默不作声地在思索。可一时又想不出什么太好的办法來。他有点沮丧地说:“可问題是。我们能不能尽快地找到并公布真相。”
向晚晴啪地合上了手提电脑。无比坚定地说:“事实是不容抹杀的。只要我们去探索。就一定会有发现。”
抽丝剥茧是一个新闻记者的基本功。
“既然事情是从闯红灯而起。那么。我们还得从红灯上说起。”向晚晴一下子就抓住了矛盾的焦点。她看着楚天舒说:“天舒。你回去和伊副市长商量一下。让他主动向卫视台提出來。接受我的采访。我想。市长积极主动的态度将能够博得民众的好感。让广大民众得到一个暗示。这样的市长不可能会无缘无故地指使司机闯红灯。”
“对。”楚天舒兴奋地说:“‘青原热线’上也可以照此办理。请伊副市长实名上网。回答网民的质疑。并表态接受网络舆论的长期监督。”
向晚晴说:“行。网络和卫视相互配合。遥相呼应。效果一定会更好。”
楚天舒还是提出了一个棘手的问題:“可是。晚晴。你的采访肯定不能只停留在伊副市长的表态上。你又如何继续下去呢。”
“这个……”向晚晴迟疑了起來。她将手提电脑放进了双肩包。想了一会儿才说:“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切入点。这条新闻就成功了一半。现在你提供给我的头绪太多。我得静下來理一理思路。”
向晚晴伸了伸双臂。朝外面望了望。说:“天舒。你先回去吧。我晚上再好好想想。”
“算了吧。蚊子那么多。能让你好好想吗。”楚天舒关了车灯。往向晚晴的身边靠了靠。说:“别去吵扰小冯他们了。我也不想跑夜路。我们就在车里休息一下吧。至少。蚊子进不來。”
“那好吧。借你的肩膀给我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