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事实上。官场上的人看得很明白。几套班子里。政府这一块才是真正的重中之重。而在青原市。最有悬念、最具竞争性的一个岗位。则是市长。
因此。青原市明年换届的核心。就是市长一职。别的不过是例行公事。
外界大多数人都认为。现在召集政府工作的为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伊海涛会按照通行惯例顺理成章地接任市长一职。可是在中国官场。只要选举沒出结果或者一日文件沒下。就随时会有太多不确定因素。让这种所谓的惯例成为例外甚至意外。
唐逸夫在暗中与伊海涛角力。在座的几位是一清二楚的。
他们当然都盼着唐逸夫能击败伊海涛当上市长。
如今政坛有一种风气盛行:某位官员一旦主政一方。掌握了某一层级的生杀予夺大权。很快便带起一批同学、同乡、老部下。也就是老百姓嘴里常说的。“朝中有人好做官”。“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连锁效应”。
反之也是一样。一个阵营中多年无人晋升。日久便产生“迟滞效应”。牵连一群人原地踏步。使之势力越发的削弱。最后可能被遗忘甚至淘汰。
所以说。唐逸夫能不能当上市长。这唇齿相依的重要意义不言自明。
如果唐逸夫能够竞争上位。申国章提名副市长候选人几乎板上钉钉。莫怀义扶正当上城建局局长希望大增。郝建成升任公安局长也成为了可能。欧阳美美到市工会妇联混个正处级易如反掌。黄如山接任市府秘书长自然毫无悬念。
唐逸夫最愿意看见这帮心腹们现在这个样子。听说换届的事。一个个都像打了鸡血一般。眼睛冒出绿光。就等着升官发财的机会。
“有几点意见已经基本敲定了。”唐逸夫停顿了下來。既像是故意要吊其他人的胃口。又像是在仔细思考。“按照常委会和南书记的意见。这次换届的干部选拔任用。既要体现求真务实风格。又要体现改革创新精神。”
唐逸夫这么说。申国章等人还是一头雾水。对于这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条条框框。他们一点儿也提不起兴趣。莫怀义甚至放肆地开始与郝建成嘻嘻哈哈了。
黄如山不得不又瞪了他一眼。说:“严肃点。好好听老板解读。”他这个口气与腔调。似乎有点主持会议的味道。
“像民*主测评与推荐。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廉洁自律等等。那都是老套路了。”唐逸夫把烟头按熄在烟灰缸里。坐直了身子。认真地说:“这次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放宽了年龄和学历的限制。学历要求是大专以上。年龄也放到了53岁以下。任职经历还是副职五年以上。”
“好啊。”申国章拍了一下大腿。率先叫起了好。
近年來。干部选拨任用政策有各种各样的变化。唯独年轻化、知识化几乎成为铁律。而且年龄卡得越來越小。学历定得越來越高。成就了不少的官员蒸蒸日上。同时也挡住了很多人继续前进的步伐。
像伊海涛这样四十五岁年龄、硕士学位的干部。正是上述政策的最大得益者。而唐逸夫与伊海涛竞争。年龄相差无几。就是在学历这个硬件上处于明显的劣势。他最初的学历是中专。最高学历也只是后來进修的党校本科。而且还沒有学位。
莫怀义、郝建成等人反应慢了半拍。但也立即就明白了。省委这个政策上的变化。对唐逸夫來说绝对是最大的利好。怪不得今晚上要请大家喝酒。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
解决了学历上的硬伤。其他的似乎就无所谓。
所谓民*主推荐、测评之类。或是走走过场。或是仅仅作为一种参考甚至装饰。那些派去搞测评的人。都是一些低级官员。程序也千篇一律。找几个人谈话。提一些不疼不痒的问題。记录的评语。有时候还不如老师给学生写的鉴定。全都是空话套话。用在谁的身上都适合。
只要上面想提拔某个人。组织部门就可以将此人所有的缺点全部写成优点。
比如说某个人工作能力强。可能此人确实善于发现问題和解决问題。也可能是作风霸蛮。独断专行。说某个人思想开放。可以是他有很好的工作思路。也可能想说的是。这个人在男女关系方面比较开放。再比如说。具有改革精神。很可能就是无视法律法规。任意胡为的代名词。
只要上面想提拔某个人。组织部门。就可以将此人所有的缺点换个说法全部写成像是优点。
很早之前就流行过一个笑话。民*主测评的时候让下属给领导提意见。下属痛哭流涕地说。某某领导工作起來不要命。一点儿也不注意自己的身体。
所以说。现在搞的民主测评以及个别谈话。在很多人的眼里。就是认认真真搞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
至于注重廉洁那一条。目前也只是嘴上说说、纸上写写。就像政治觉悟、思想品质之类的条件一样。只要沒被双规、判刑的官员。个顶个都可以与焦裕禄、吴天祥有一比。因而真要落到实处也还是沒法抓拿。等到把某个贪腐官员查出來。往往都有带病提拔的嫌疑。
申国章等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