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错。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做这些事情之前。将所有的可能都想到。都一一落实到位。
黄如山听了楚天舒的复述。沒觉得有什么差错。又把几个重点强调了一遍。最后说:“这几天基本上就这些了。如果有什么临时性安排。我再打电话通知你。再提醒一下。你办公室的电话不要总占线啊。”
楚天舒离去时。黄如山盯着他的背影暗想:这小子真是个人才。能文能武。能屈能伸。才两天。这秘书当得也有模有样了。不行。得跟唐老板合计合计。想办法把这小子整出去。要不然的话。早晚会坏了大事。
中午。伊海涛在机关小食堂吃的饭。
小食堂坐落在市委与市政府两栋办公大楼之间。又有门与两栋办公大楼相通。方便市委市政府两边的领导就餐。
说是小食堂。实际上就是为了区别一般工作人员就餐的大食堂。平时专门供市级领导就餐。遇到來视察指导工作的上级领导不愿意或者不方便外出就餐。也在小食堂安排接待。
领导在小食堂就餐。秘书就可以跟着领导沾光。如果领导外出沒有把秘书带去。那留守在家的秘书也只能去大食堂就餐。
这是不成文的规矩。从來沒有人宣布过。但执行起來却比那些有红头文件规定的规章制度还要好。
官场上往往就是这样。明规则可能会有人喜欢打擦边球。潜规则则很少有人会越雷池一步。
吃完饭回到办公室。楚天舒知道伊海涛要休息一会儿。便替他整理了一下里面的休息间。
伊海涛走入休息间时。楚天舒趁机说:“上午少磊打來电话说。省商务厅胡厅长要去老家扫墓。可能要路过青原。”
伊海涛正在脱外套。听了这话。停止了动作。问道:“哦。什么时候。”
楚天舒说:“大概是两三天之后。管理处岳处长告诉他的。”
伊海涛点点头。说:“要是能把他请到江北开发区指导一下就好了。问问少磊。能不能联系安排一下。”
楚天舒接过伊海涛的外套。说:“少磊跟我说。胡厅长这次是因私路过。不知道好不好打扰。他的意思是。先私下里和岳处长接触一下。然后再相机行事。他让我问问您的意见。”
“嗯。这么做比较稳妥。”伊海涛看了楚天舒一眼。问道:“你们两个是不是已经商量过了。他还说了什么。”
“嘿嘿。什么也瞒不过老师。”楚天舒笑道:“他还说。我和岳处长有过接触。让我协助他一起做做她的工作。”
伊海涛挥挥手。说:“行。你们去办吧。”
楚天舒转身要出门。伊海涛又喊住了他。说:“小楚。下午你把申报省级开发区的资料收集整理一下。明天上班的时候交给我。”
回到办公室。楚天舒与王少磊通了个电话。告诉他老板已经同意了私下与岳欢颜接触的方案。并让他把申报省级开发区的资料送一份过來。
王少磊欢天喜地地说:“沒问題。我去打探一下岳欢颜和胡厅长回乡扫墓的行程。”
下午上班。虽然不断有人來向伊海涛汇报工作。但是楚天舒要做的事情也仅仅只是端茶倒水而已。
楚天舒找了个空闲拨了商务局局长吴国远的电话。问他要了申报省级开发区相关的文件和资料。
很快。商务局和江北开发区都派人把资料送过來了。
楚天舒简单地看了一下。发现申报条件中与土地使用有很大关系。便给国土资源局主持工作的副局长杜凭风打了个电话。找他要土地使用方面的资料。
杜凭风答应了。沒多一会儿。他竟然亲自把资料送过來了。
楚天舒非常惊讶。忙着要给他让座倒茶。杜凭风拒绝了。说不打扰领导工作。放下资料就要走。连送都不肯让楚天舒出门。很快就从楼梯口消失了。
从这一个举动中。楚天舒看出來了。杜凭风的确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这样的人來管土地的规划使用并不是坏事。至少不会乱來。而且。从感觉上來看。杜凭风并不像外界传说的那样一点儿主见都沒有。应该是被申国章家长式工作作风压住了。或者说。不敢得罪他才故意显得唯唯诺诺。给领导留下了一个不敢承担责任的坏印象。
由此。楚天舒便对杜凭风留了意。总觉得他这么做似乎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楚天舒看了一下午的资料。重点研究了申报省级开发区的条件。发现其他各种软指标通过努力和做工作是能够达到的。但有两个硬性的指标存在极大的困难。
头一个是单位面积的GDP产值指标。
如果单纯要GDP的总量。这就很好办。按照青原市国企改革改制的总思路。像仪表厂和造纸厂那样。把市区的工厂企业搬迁到江北开发区。做出总量规模來并不太难。
关键是。这个指标要求的是单位面积的GDP产值。也就是说要在有限的土地上做出尽可能大的产值來。这个难度就不是一般的大了。不另辟蹊径。光靠刚搬迁过去不久的改制企业是完全达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