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襄阳到长安的这条道路。刘欣已经走过多次了。除了貂婵。其他女人都沒有走过。免不了透过特制的车帘东张西望。最兴奋的还数那些孩子们。能够出一趟远门。别提有多高兴了。唯一感到忐忑不安的只有刘浜。也难怪。才十三岁的孩子。短短几年之内。就从居巢迁到庐江。又从庐江迁到襄阳。现在又要从襄阳迁往长安。每次迁居。他的生活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他的心情又怎么能够安宁呢。
这里已经属于刘欣控制的核心地区。加上丝绸之路的重新开通。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对刘欣的崇敬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顶点。而随行的官兵除了第一军团的两万骑兵。还有一万五千名飞虎亲卫。徐晃、典韦、许褚、庞德、甘宁、周泰这些随迁的将领也都有万夫不当之勇。所以。安全是不用担心的。刘欣也乐得让孩子们放松一下。权当是一次长途旅行。
荆州百姓对刘欣和他亲手组建的大汉军队的拥戴是发自内心的。见到有军队经过。许多百姓都自发地涌到路边。送上馒头、清水还有鸡蛋。
太后何莲也在队伍当中。这样的情景。当年她被李儒送给刘欣。在去襄阳的路上。就曾经看到过。当初。何莲也怀疑过。这种情景很可能是刘欣故意强迫百姓们演的一场戏。但是在襄阳住了这些年。何莲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
刚开始到襄阳的时候。由于受了李儒的蛊惑。何莲整天担惊受怕。就沒有睡过一天安生觉。慢慢的。她才发现。那些话都是李儒编造的谣言。刘欣既沒有杀她。更沒有污辱她。反而对她礼敬有加。现在。原來的儿媳妇唐娴变成了她的义女。还嫁了郭嘉那样的才子。何莲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來越像个正常人了。
闲暇的时候。何莲也会静静地思考。她儿子已经被董卓害死了。虽然刘协也是她丈夫刘宏的儿子。但她与刘协的关系一直不好。而刘协的母亲王美人更是被她毒死的。如果刘协坐了天下。她只怕不得善终。
看着大道两边的百姓像欢迎自己的亲人一样欢迎着这支队伍。何莲的心情就难以平静。也许正如郭嘉所说的。只有将大汉天下交给这样一个受百姓拥护的人。才绵延万世。
郭嘉也是参与谋划那件大事的重要人物之一。他还肩负着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劝说何莲、唐娴将传国玉玺交给刘欣。为此。郭嘉沒有少在何莲面前讲刘欣的丰功伟绩。
传国玉玺是皇权的象征。这枚玉玺的移交也就象征着帝位的传承。正因为玉玺如此重要。许多野心勃勃的家伙才会对玉玺念念不忘。当年的孙坚和刘备都是当中的一个。
刘欣攻克徐州。顺利夺得了传国玉玺。他并沒有像孙坚、刘备那样据为己有。而是将玉玺交给了何莲。在刘欣不承认刘协合法地位的情况下。让何莲这个太后掌管传国玉玺应该是最好的选择。同时也说明。刘欣并不是一个贪婪的人。
何莲非常明白传国玉玺的重要性。如果由她将这枚玉玺亲的交给刘欣。那就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同时也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尽管何莲已经不问世事。而且她也失去了所有的权势。但真要将这枚玉玺交出去。她还是有些不舍。直到今天。再次看到田间的百姓对刘欣的拥戴。何莲终于不再犹豫。扯过一块黄绫。将玉玺包了起來。再也不看一眼。
同样跟在队伍中的还有孙策一家人。孙策和刘蕊成亲以后。刘欣一直沒有让他统兵驻守地方。而是让他协助文聘负责训练基地的日常事务。起初。孙策对此还是颇有怨言的。他是个英雄。应该征战疆场。呆在大后方实非他所愿。
刘欣不让孙策领兵。并沒有防备他的意思。几年下來。无论豫章还是庐江的百姓。心里还记住孙家的人已经寥寥可数。而孙策自己也已经彻底臣服。变成他手下忠心耿耿的一员大将。刘欣将孙策留在后方。还真是因为不忍心让他和刘蕊这对小夫妻两地分居。
不过。刘欣的苦心也沒白费。两年下來。孙家终于添丁进口。吴淑、吴贤两位夫人抱上了孙子。乐不可支。孙策初为人父。也感觉到了肩上的责任。不再嚷嚷着去征战疆场了。孙坚虽然早亡。但两位吴夫人治家甚严。孙家的队伍便成了最安静的一支。几乎听不到有人说话的声音。
因为现在是仲夏时节。天气炎热。而刘欣也不急着赶路。所以到了中午。他便下令队伍择一处荫凉的所在扎营休息。这些年來。刘欣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也十分注重保护自然。开垦农田也是优先选择那些因为动乱而抛荒的土地。因此一路上还是可以看到不少茂密的树林。就在刘欣下达休息的命令时。前方就有一片林地。
队伍中有许多家眷。即使在自己的腹心地带。安全也不可不防。飞虎亲卫们很快便将林子搜索了一遍。确信沒有危险以后。才发出信号。然后。士兵们在外边围成一圈。让家眷们在林荫处休息。
这里地势平坦。林子里只有一些不知名的鸟儿发出阵阵欢快的鸣叫。清清的溪水从林间穿过。草地上盛开着星星点点的野花。蝴蝶飞舞。蝉鸣阵阵。别有一番趣味。这时候。最快乐的便是那些孩子们了。下了马车。许多孩子便在草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