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听了现在不能马上就问,需要一个理解的过程,想了一会儿,无论怎么想也想不出来张小宝和王鹃开钱庄不收任何的费用究竟是为什么,难道只是做好事儿?
现在也有专门给兑换铜钱的地方,却是在兑换的时候就要收上一笔钱。
带着这样的疑惑,同样跟着过来的宇文融提问了。
“如果照着你们说的这样做。你们不是赔了吗?就算是当铺也要压价。”
“现在专门负责兑换地方。其实就算不收取任何的钱也没赔。因为他们把一部分的钱拿出去做别的买卖了,这就是借别人的钱去做买卖,他们只要担心别赔了就可以,这里有一个非常通用的计算方法。
等着存取稳定以后,那么就会有一部分的钱永远不会被人提出去,除非;,泛机,有人挤点那么这部分钱就归钱庄用了,韦出州…直接拿出来做买卖,也可以有利息地借给别人。(《《》》
这就是我们要说的后来的事情,到后来。存钱的人不仅仅是不用花掉任何的保管费,还可以得到钱庄的利钱,只不过这个利钱比起借贷出去的利钱要少很多,因为借贷出去的话,钱庄需要承担风险。”
张小宝把银行的好处说了出来。
周围的人听的眼睛有瞪大的,嘴有微微张开的。
“那岂不是说你们开了钱庄。有很多钱就归你们了?”宇文融又问。
“对呀,自然是这样,不然谁开什么钱庄,这是私利方面,大不了到时候成立国有钱庄,朝廷也赚点,还有对大唐有利的事情,可以通过调整储备金和利率来影响大唐货物的价值。
比如说我的储备金为百分只四十,我有二百万贯,那么今年可以贷出去一百二十万贯,那么这一百二十万贯的钱有的是用来投资了,有的是用来买东西了,那么大唐一下子就多了一百二十万贯。
东西的价值必然会上升,如果一百二十万贯觉得对整个大唐影响不大的话,一千二百万贯呢?这样一来,物价上涨。可调控,那么怎么能让物价下来呢。一个是增加贷款的利息,让人少借贷,但这样也有坏处,未必真的可以让物价下来,一个为钱庄的盈利少了,另一个就是借贷的人会把这部分转嫁到商品上,还是让商品涨价。
所以这个时候相应的要提高存款利息,不然的话,就会通货膨胀过快,就是流通中的货币不值钱啦。”
王鹃又解释了一点。
众人和刚才一样,再次沉默思考。
这次是李隆基亲自问道:“照这么看,存钱的人最后会有更多的钱,借贷的人又让钱庄有更多的钱,但实际上原来应该作为货币的铜钱和帛都不存在了,岂不是说钱是越来越不值钱,依旧膨胀。”
张小宝点头“陛下圣明,确实如此,但这个膨胀是整个大唐的膨胀,谁都没损失什么,而且还加快了经济的展,创造的价值绝对比货币膨胀后的危险更合算,如果不出错,整体上是一样的。”
李隆基点点头,想想也确实如此。
张小宝又接着说道:“还有一点最好大的好处就是行国债,就是向民间借钱,到时候给的利息要比正常存款更高,国家就有钱干别的了,等到了时间,比如说三年。或者是五年。就把钱还给百姓,加上利息。”
“那要是国家用这个钱做事情的时候赔了呢?比如基础建设方面,没有什么能够赢利的。”李隆基稍微跟上点节奏。
“基础建设从来都不会赔。在直接的金钱损失的时候,税收上会有补偿,至于要是投资赔了也没关系,再借呀。用借来的钱还给百姓。继续提高利息,只要是比银行的存款利息高,百姓就愿意把钱借出来。
陛下,刚才你也说了,货币是一直膨胀的,一直借着的话,最后百姓得到手中的钱或许还没有原来值钱。
如果仅仅是这样展,或许有人就会觉得一直是欠人的钱,总有一天要出事儿,这就是我和鹃鹃要那么多工匠的原因,可以更好的利用资源,现在亩产四石粮食,随着不断的研究,就可能亩产十石。
这就必然会造成粮食的贬值,只要技术跟得上,那么货币的贬值其实就是货物的贬值,最后的结果是平衡,就是说,通过提高生产力,用物品数量增多以后的贬值来冲抵货币的贬值。”
张小宝不得不说出更多的东西,虽然让人理解起来不容易。
继续循环沉默,等着茶都换了一遍了,张说想通了,说道:“也就是说只要是非实物的货币,就必须要面临贬值的情况,想要不出事儿,还得努力展你说的那个生产力,就提高土地的产量,做出更好的东西。
可总有一天到达一定的程度吧?比如煤炭挖光了,猛火油采没了,各种矿也挖净了,那我们的子孙后代怎么办?”
“等到那一天,自然就有更多的办法,我们这里没有了,月亮上可能还有。星星上,哦,星星上的不好采,先说眼前的,我们可以少采自召的,去采别的国家的,比如新缘岛,比如日本,比如新罗。”
张小宝觉得张说在这方面还是不行,因为张说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