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渊力量对n-166具备致命的破坏作用,其破坏过程及结果与秩序世界的物质遭受深渊污染后的反应完全相同,初步判断n-166并非其发现地点的自然产物,有可能是因未知原因被送入临界点附近,并被深潜船发现。猜测“对岸文明”有意之,因至今无法和对岸文明建立稳定对话,其动机无法确定。
补充编辑:n-166的xng质确定了一个之前始终处于猜测中的情况:深渊底层的产物同秩序世界一样,难以越过那道鸿沟,他们——包括对岸文明——同样会受到深渊的破坏,样有极大可能是严密保护的情况下才被送至临界点附近,因临界点附近的深渊环境处于相对平静状态,样得以维持一定时间。并被深潜工作组发现。“对岸文明”可能是想借此对帝国传达某种信息或示。目前执行进一步分析,验证n-166是否可以复制,以及其是否可用于强化深潜船的防护xng能。
补充编辑:地深渊之门稳定xng发生波动,多次深潜可能已经破坏了抑制系统的底层平衡,地项目准备转移,n-166列入第三批转移单。
审核:首席技师。奥卡姆。审核备忘:作一个科学家。不要结论xng的档案中使用太多模糊词。另外,项目转移计划不属于研究结论,不要写正文里。
补充编辑:是,属下明白。
审核备忘:这句话也不用写正文里!
补充编辑:是,属下明白。
审核备忘:数据缺失,检查备用存储器
以上就是数据终端所显示出来的全部资料,信息量巨大,我尽可能把注意力集中中间一段,并且得出几个很重要的结论:旧帝国确实明明白白地知道深渊底层存一个文明。双方之间的第一次联系是如何建立的无从得知,但起码深潜船被维斯卡干掉之前,他们之间进行过一定程的信息交换。旧帝国将深渊底层的那个文明称作“对岸文明”,这与对方将秩序世界同样称作“对岸”不谋而合;其次,现我们手头那个黑梭竟然并不是第一个从“对岸”发过来的东西,第一个发过来的。竟然是一块石头!当然,那块石头并没有和黑梭一样成功地越过深渊,它只是被送到了所谓的“临界点”,也就是猜测中,对岸文明和秩序世界中间的分界线附近,随后深潜船将它打捞了回来。
而这个工作站,被废弃之前所研究的。就是那块来自对岸的石头:这可比当年蹦出猴子的那块要给力多了。
但是让人非常遗憾的是,恐怕那块石头是找不到……等等,我好像想到了什么。
这里随处可见的,那些来历不明的风化粉尘。
“应该……不会。”浅浅听我这么一说,即便以她的缺心眼程也感觉这个猜测不太靠谱,“那么重要的东西,当然应该随着工作站废弃而被一起带走才对,怎么会留这儿风化几万年?”
“其实很有可能,”晓雪这时候突然开口了,“爸,浅浅妈,你们看这些记录,最后的记录截止到第一批物资撤离,再往后就没内容了,可能是数据损坏,也可能是第二批和第三批物资压根就没来得及被运走,而这个这个被标记n-166的样是预计第三批撤离的东西。根据系统r志,工作站废弃的原因是宇宙的深渊之门稳定xng跌破了临界值,已经没办法继续支持深潜活动,说不定……最后发生了深渊泄露之类的事故,样被污染了,所以干脆放弃。”
我忍不住伸手敲了敲身旁的信息终端机:“样被污染,所以放弃,这个倒有可能,但是……工作站身没有被污染,根据深渊的传染xng,没道理深渊泄露之后,这座建筑还能保全下来。”
父神思了一下,做出自己的猜测:“或许我们能风暴底部找到答案:那里有一座深渊之门。这个宇宙显然是因它而毁灭的,但现留这里的风暴仍然压制那个深渊之门,说明大爆发要么并没那么严重,要么就是爆发之后又被压制了下来,我觉得可能是后者。”
我看了看正不断弹出“数据损坏”jng告窗的终端机,这台古老的设备已经到达了它的工作极限,而且它被废弃之前的最后一份文档也被取过了,我们没有得到更多有用的信息。终端机内最后的记录仅仅是工作站内各种研究设施和部分样的撤离及销档情况,而且不包括那个n-166样的去向。现我们只能姑且假设工作站里这些四处弥漫的粉尘中包含有被风化的n-166的残迹,但即便是这样,那些残迹估计也和其他没来得及撤走的样混一块。
唯一让人感觉有点希望的是,从“对岸”来的物质似乎都有一个特点:理化xng质缺失,它们和秩序世界的规则不怎么兼容,所以会呈现出缺少质量、能量惰xng、无法测量等等古怪的xng状,假如n-166被深渊破坏之后仍然保持着这些xng质的话,我们应该能从这里的风化尘中将其分离出来。
确认工作站内已经没有值得自己继续关注的东西之后。我接通了风暴眼里待命的舰队:“通知二号科考舰,护盾充能,准备进入风暴底层区。”
“哦哦,爸,咱们终于要去探险了?!”晓雪立刻满面红光地蹭上来,一脸雀跃